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794 0
2015-11-12

     每逢禽流感来袭,也在推动疫苗产业的发展。我国疫苗产业的升级和市场化趋势刚刚开始。疫情的出现、养殖业规模化促进对高品质动物疫苗的需求,而产品创新与工艺升级是高品质市场苗发展的基础。

    中国人用疫苗产业在2005年-2009年获得高速,疫情频发、计划免疫疫苗扩容、市场化疫苗大发展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中国ZF此前制定了2012年消灭脊灰、2010年消灭麻疹的计划,价格低廉的ZF采购苗由此普遍提价,传统疫苗产业发展迎来机会。
    动物疫苗方面,我国当前的行业发展状态,有些类似于本世纪初的美国。2001年-2009年,美国动物疫苗市场由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12亿美元;而2005年-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则从31亿元快速增长到90多亿元。国信证券预测,未来3-5年中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将由目前90亿元增至305亿元。
    疫苗市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ZF采购苗,另一类是市场苗。过去十年,ZF采购苗快速发展。自2001年以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分别纳入强免范围,动物疫苗行业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2013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2%。
    未来10年,疫苗市场有望进入市场苗大发展时期。随着养殖规模化推进,拉动市场对高质量市场苗的需求,产品升级改造扩大供给,市场化营销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价值更高的市场苗将快速发展。
    动物疫苗市场更广阔
    在动物疫苗领域,国内企业处于相对有利的竞争格局。
    动物疫苗行业受政策保护,市场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外企进入受限,跨国企业在该领域并不占优势,从而有利于国内企业快速发展。相比而言,国内人用疫苗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跨国企业在市场苗领域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现阶段人用疫苗市场的受众主要是每年1600万新生儿,容量小也相对平稳;而动物疫苗面对的禽类、兽类动物数量巨大,具有巨量扩容空间。
    此前动物疫苗主要由ZF采购,现在ZF招标采购改革正全面展开,市场化苗有望逐步替代低价低效采购苗,接种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市场苗的发展有望催生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的单品种,如口蹄疫疫苗等。
    在动物药品领域,对国内企业而言,竞争格局也优于人用药。动物药品的下游大客户——养殖户的集中度较高,销售链条较短,人用药的下游终端分散,营销环节复杂。如果采用直销模式,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远远高于同类人用普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