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54 50
2005-08-22

从经济学角度看超级女声

作者:une sakunaz 联系方式:li2353126@yahoo.com.cn

摘要:经济学鼻祖斯密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必然是消费”。所以说,市场就是决定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命运的试金石。从《超级女声》居高不下、令人艳羡的收视率和知名度来看,这个湖南卫视生产的娱乐商品供需两旺,充满活力,在“看不见的手”的追捧之下业已成为市场明星。在此,我们想要试着来分析这一令人瞩目的现象。

关键字:娱乐经济 垄断 成本与收益

正文:为了更好的弄清楚这一问题,以下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1:娱乐经济

2:垄断

3:《超级女声》的影响和未来的趋势。

一:从娱乐经济来看

在此提出娱乐经济可能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学术界至今未能给它一个通行的定义。但是我们认为娱乐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了。特别是《超级女声》的横空出世,让概念模糊的娱乐经济不再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不可捉摸,这档节目巨大的商业成功让娱乐经济的几大要素彰显无遗。

首先,娱乐经济的要素之一是注意力。有的人说娱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这一点都不为过。英特尔前总裁曾说:“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纪的主宰。”而畅销书《注意力经济》也直言不讳地写道:“金钱将与注意力一起流动。”由此可见,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超级女声》在眼球争夺战中各种方式的多管齐下,将这一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1)第一种方式是以多样化规避风险。不设任何门槛的报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让选手风格多样化。这样便可以牢牢栓住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喜好的观众。规避了受众单一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2)第二种方式以争议性利用风险。中国老百姓似乎对“黑幕”、“暗箱操作”之类的字眼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网络上对《超级女声》这个直播栏目的公正性一直是争论不休,而一些网友充满想像力的“阴谋论”更是让许多人喜闻乐见、津津乐道,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看似有凭有据的事实,而《超级女声》却在非议中赚足了人气。

3)审丑心理的牢牢把握。长期的“高雅电视”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观众更喜欢看真实,本性的东西。特别是别人出洋相的时候。观众的娱乐感会达到极致。超级女声深深的把握了这一点。高喊“秀出真实的自我”。再加上从海选时就开始的“你在做第几套广播体操?”等尖刻的评论。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其次,娱乐经济的要素之二是参与性。世界上本来有明星,看的人多了,也便没了明星。这服从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强调自我、标榜个性的E时代,娱乐也正由被动转向主动。而《超级女声》通过节目编排的创新,充分满足了消费需求的这种变化,在海选阶段,每一个跃跃欲试的普通女孩都可以得到参与《超级女声》的人生体验;在淘汰赛阶段,每一个心有所属的普通观众都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支持心爱的选手;在选手PK阶段,每一个我行我素的大众评委都可以影响台上“超女”的最终去留。尤其是海选的零门槛,给了所有女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管你是什么家境,什么身材,什么肤色,什么民族,来了就唱。虽然淘汰率很高,但平等在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莫大的魅力,它提供了社会上一直稀缺的资源-----平等。所以如此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超级女声》真正成为了万众喜爱的“平民游戏”,赢得了瞬息万变的娱乐市场。

最后,娱乐经济的要素之三是多赢性。与传统经济追求买卖双方的“双赢”不同,娱乐经济由于其参与者的众多而必须追求多赢。《超级女声》就是一个实现了多赢的经典案例,老百姓找到了乐子,湖南卫视赢得了收视率和利润率,品牌持有者天娱公司觅得了未来巨星,赞助商蒙牛集团做足了广告,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赚得了短信分成,甚至连广告商也共享了声望,整个《超级女声》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典,更是一道商业大餐,所有参与者都获得了效用的提高。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在这场游戏中似乎没有输家。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电视台象湖南卫视那样如此完美的具备娱乐经济的三个特点。超级女声优秀的策划,新颖的流程,挑战传统的淘汰方式等种种创新。无一不让它成为中国娱乐电视秀的垄断巨头。

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发现《超级女声》为什么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二:从垄断角度来看

垄断: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垄断资源,政府创造的垄断和自然垄断。

《超级女声》作为一种娱乐商品,它集成了新颖性,注意力和参与性这些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当今的娱乐经济中又是十分稀缺的。所以说,《超级女声》拥有这些稀缺的娱乐资源,品牌的所有者就有了垄断市场的可能。而其一流的策划和营销运作,又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可行性。当可能性遇上了可行性,就没有理由不成功了。最终《超级女声》无论是对普通大众,赞助商,还是唱片公司都形成了垄断。

㈠既然形成了垄断,我们就来试着分析垄断者的行为:

1成本和收益分析:所有的厂商都要求使得本身产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成本要最小,同时收益要最大,在矛盾中寻求动态均衡。娱乐企业也不例外。

《超级女声》的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舞台费用 宣传费用和其他费用。从它的费用构成可以垄断者的地位和其完美的运作手段。以下我们来逐个方面分析。

①舞台费用,主要包括各赛区的和总决选的舞台布置。椐湖南卫视一内部人员透露。每场比赛的舞台成本大概在200万元左右。由于分赛区众多,组织者采取同当地媒体合作的策略来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因为作为这种娱乐产品的垄断者(而且是卖方垄断),可以在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达成有利于自身的协议,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②宣传费用,主要是包装,宣传所要的费用。首先利用湖南卫视强大的媒体宣传(要知道这可是免费的);其次,它作为产品垄断者,其赞助商也会大力的帮助宣传,蒙牛8000万投入作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不光是在传统媒体上做宣传,超级女声还和新浪网等新型媒体合作。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但为其节约了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做足了广告,为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其他费用,包括主持人,评委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开支等。按照一般的比赛来说,这一笔费用应该是很大的,但是从《超级女声》来看,这有不同。3个评委中有2个是台内人员,而35位大众评委也都是各唱区的超女选手。他们拿的报酬应该不会很高。

很多产品都会因为投入的降低而影响本身的质量,进而影响产品的收益。但是《超级女声》应该说完全是一个例外。我们可以用其收益来论证这个事实。《超级女声》的收益主要包括也是三个方面:冠名收入,广告收入,和短信收入。以下也是来逐个分析。

①冠名收入。厂商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这是市场的铁律。蒙牛斥资2800万冠名《超级女声》,是想通过其火爆的收视率来提蒙牛的品牌。这正从侧面反衬出《超级女声》作为市场垄断者的优势地位。获取2800万冠名费,说明了垄断者能够在市场中处于价格制定者的地位,从而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

②广告收入。《超级女声》居高不下,令人羡慕的收视率突破了省级卫视频道比央视低的广告心理价位。从湖南卫视公布的2005广告价格表可以看到。快乐大本营的随片广告是每秒5万元。而超级女声今年总决赛的广告报价为548万元,10795万元,15112万元。这超过了央视一套最贵的1945时段1511万元的报价。但超级女声的经营者并不满足于此。在广告报价不能再提高的情况下,他们便通过在决赛中插入串烧唱,造访伙伴,超级妈妈等片段来延长节目时间。自然广告时间也随着延长。长达3个多小时的比赛要插入6段广告,每次广告5-10分钟。如果按5分钟计算,6次就是30分钟,1800秒。按最低的每5秒作3万计算,保守估计一场总决选可以带来1080万的惊人收入。

③短信收入。信息时代产品的盈利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手机短信给组织者带来新概念的收益。由于节目有超高的收视率和超强的观众参与度,所以短信带来的收入很可观。就超级女声总决选53的结果来看。最后李宇春的票数是180多万,周笔畅紧随其后130多万,3甲中最差的张靓颖也有80多万。不难推测,何洁和纪敏佳的票数应该有80万。可见票数总额不会低于470万。如果按500万计算,每条短信按0.5元计。保守估计短信收入应该有250万,除去移动15%,联通20%的分成,超级女声拿到200万应该没有问题。

综上,我们计算一下《超级女声》的总收入。每场的广告收入和短信收入为1280万,总决赛共有7场,一共为8960万,加上2800万的冠名费,总收入过亿。从它的成本和收入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市场的垄断者所能赚到的超额利润,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三:超级女声的影响及未来

数月前,我还在讥讽“超级女声”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秀,如今却不能免俗地参与其中;数周前,我还在感叹一位湖南卫视的朋友沦为“超级女声”的节目预报员,如今却成为这些预报信息的传递者;7天前,我还对媒体大肆地统计“超级女声”的各项数据不屑一顾;如今却不得不折服于这些数字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记者的感慨。

《超级女声》现在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它的辉煌能否继续下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答案无外乎两种:要么继续辉煌,要么昙花一现!

我们认为从超级女声兴起的原因来看,它以新颖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以参与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新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新”变的“不新”,没了新的元素大众的参与热情也会大为降低,从而节目的命运就不言而喻了。但如果节目能够不断创新,吸取新的元素,插入新的内容。那么它就会是常新的,能持续吸引观众眼球的,也就是有长久生命力的。

《超级女声》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鸣谢网上资源!!!不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22 20:28:00

第一次发帖,没有经验字号太大了,且知识浅薄,如有意见,多多指教

在此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2 20:32:00

自己顶一下

第一次发帖,没有经验,字号太大了,而且专业知识太浅薄了,

如果有什么意见 我们一起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3 00:12:00

内部消息:最近经济科学出版社将要出版一本书:《品牌经济学》

是我校老师所著。

湖南卫视已然创造了N个娱乐品牌,这是成功先导,必领大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4 11:51:00

分析的不错,数据罗列的充分!

我们就看超女的这种突起的轰动效果在她结束以后会不会迅速降温了,天娱总裁好像叫王鹏的已经为超女的未来做打算了,看来他们是要长抱这棵摇钱树,一直将他做持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2:32:00

这样算GDP是没错,可这类节目在带来娱乐大众的效应同时,不免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只要有人肯出钱买服务必然会使GDP增长,可是并非所有交易都对社会总体效益产生好的影响,像超女这类节目,抵制也许太过,引导还是必要的。

不然,中学生都像那个看超女,后来减肥,再后来就死掉的女孩子,情况就不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