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wenwenruya网友:
——以下匆匆作答。亦未有全面深入思考,有不当之处请斑竹删除,无须另行通知。
——第一,最好不要“假定”(假定整个地球只有一个国家),因为没有全球政府全球主权,也不存在“普世价值观”,那是虚无的;(有历史虚无主义之嫌,而且显得很“戏说”,呵呵。)这种“假定”放到个体人生中,是浪费时间;放到国家政策层面,则极为有害。
——第二,“如果制定这种政策是否就能够有效解决吃饭问题?如果不指定这样的政策,”??
赫赫,网友一定是学文科的,或者尚未系统读过波普的“世界三”理论。
真实世界里有很多“非此即彼”吗?似乎从来只是“次优”与“最差”与“不得已的妥协”等几种决策选择罢。尤其在政策效应评价方面,往往不过是自说自话而已~~(往往很有主观性,甚至“怎么做都不是不行"。)(所以,个人不以为,引入市场化的方法就必然带来“粮食不安全”。觉得茅先生所主张的,也不是“不要中国人吃饭了”,赫赫……)
——第三,实在有必要罗嗦几句。
为什么,我们要改革开放?为什么,我们一代代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工作,而奋斗?
个人以为:”坚持对外开放“,是因为我们要活得更好,因为我们要用全世界的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山川河流空气等等)和市场,来养活中国人;我们要富有,要有福利改善,不断的民生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强大,要种族和谐,民族平等,不要二元经济,不要有二等公民,等等;
而”坚持体制改革“,则是要“还权力于市场”,交还定价的权力,交还“财富二次分配三次分配N次分配”的权力;交还“让什么样的人更幸福”的权力。
而我们“向市场交权”的原因和动力有两个:
一是:我们的计划经济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效率,往往不能够适应要求,在“客观上”损害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平(中国的悲哀是:几乎每个人都在骂腐败骂诈欺骂不公平不诚信,而几乎每个人一旦有了权力去“腐败诈欺不公平不诚信”,就都会去做;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现代文明的“制度”体系,缺乏有尊严感的市民社会,等等等等,或非一言可以蔽之),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减少寻租,减少社会不平等,减少阳光下的“制度化奴隶”。
另一个是:通过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我们也不得不相信:至少目前来看,所谓市场机制还是相对最好的,相对善的,相对效率最高的,相对最公平的;尽管也不过是个次优的选择。(所谓:“不求最好,但求不要最差”)
——此外,个人以为:中国目前政策制定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寒号鸟般”的得过且过,用某位值得尊敬的老人的话来说,是“现在ZF玩得还是老毛那一套”。(靠老毛(主席)那套卫星上天(炫武)可保障祖国统一;靠以粮为纲(低价)可保障民众不乱,建设在低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基础上的社会和谐;靠上山下乡搞合作社(就业人口分流)可以向广大农村疏散剩余劳动力!)如对此不做深究,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政策思路还是死板的生硬的,没有因时代而变化,因变化而变化,只是被动的跟随困难,艰难“应付”——比如粮食安全问题与市场机制引入问题,有那么没办法吗?欧洲、美国、日本,好的经验很多哦,可以多学习,深入的学习。而不是只会沿用30年前的老套路。
——显然,我们和欧、美、日的差距还有什么呢?个人以为,目前一个很大的差距是,当家的人作为一个“群体”,其执政能力,其开放思路还远远不够。
——最后,个人认为,在30年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中,除了我们学到的,我们已经获得的,我们是否还应从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中得到更多呢?全球化的成本,我们已经承受了;全面开放的收益呢?似乎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必要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政策水平,提高竞争力和全面出击的能力,向这个世界要得更多!套句有点夸张的话:“世界是阳光的。而我们这么优秀的民族,理应拥有更多阳光下的土地,阳光下的空间!”
——赫赫,不合宜的,权当玩笑看~~

[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