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三维定义域
自为需求作为一种差别实现的形式,是自在需求的一个特例;
自觉需求是自为需求高度积累了的特殊形式,建立在前两者之上。
所谓“自觉”就是自己知道了自己,自己成为了“自我”,这个“自我”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对前两者实现元间转移,能将前两者的甚至其本身的元间部分或全部映射在自身。
高度进化的生命同时生活在这样三种状态里,就不可避免地同时受到这三种力量的影响,处在三种势态共同作用中,不仅每一种都受到其他两者的约束,这种作用还在不断扩展和变化。同时,处于这样势态中生命本身也是自己所处势态发生变化的动力和原因。三重势力共同作用的复杂局面造就了不同的进化阶段共处的绚丽多彩的生命体系。这三个方面、三个维度共同规定、限制、塑造了需求。
简化地看,每一项具体的需求都可以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找到具体的位置,找到其生成的原因,在这个三维的框架内完成实现需求的全过程。
当自觉的主体将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内容都作为对象,将所有这些元间都成功地转移到自我意识的主体中,当自我意识的主体的元间组合能力充分冗余之时,这些新组合生成的元间实体就不再是原来坐标系中的镜像实体,而是具有了大量原来对象世界中所没有的新的元间实体;当这些实体足够丰富,这些新的元间实体远远超过原先对象世界中所有的具体的、抽象的元间实体时,当不再仅仅依靠人身体所限的生物资源作为自我意识的元间载体,而是制造出很多智能设备,动用更多的、甚至是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作为自我意识的载体之时,由于抽象元间的组合、演绎的效率和可能性远远大于依赖于某种具体载体的具体元间的组合、演绎效率和可能性,元间获得了充分的解放,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加速扩展的新世界,一个新的对象世界,一个无限宽广、无限可能的元间世界。这时,不仅自我意识的主体本身成为这个世界的对象,成为这个新的对象世界中的一个成员和特例,那个原先的、我们生成、生活于其中的对象世界,这个由自在、自为、自觉三个维度构成的定义域,也都可以完整地被映射在这个元间世界中,反倒会使我们认为,相对于自我意识的主体来说,这个三维的现实世界仅仅是无限可能、无限宽广的元间世界中的一个特例和成员。
自觉需求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接近纯粹元间世界的边缘,当然,无论如何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最终彻底生活在纯粹的元间世界中,这是自觉需求的极限,所有的需求终究还是要通过最起码的具体的差别者才能实现。也许在某个极端位置,这种差别者甚至可能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范畴,但是,现在意义上的人的需求依然还是要通过具体的差别者为载体,以具体的物质为载体,通过具体的差别者和差别形式的实现过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