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应该是代表工人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又表明工人是国家的主人。能不能让工会代表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行使部分国资委的职权。我认为这样的好处在于:
首先,可以使国企的出资人来源多样化,代表更多阶层利益;
其次,便于就近实现部分监督职能;
再次,一方面有利于下情上达,方便高层决策;也有利于上情下达,维护企业职工的知情权,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没有用的,
这完全出于政治原因,党是不允许出现独立的、强大的、容易转化成独立政治势力的组织的。
相反如果这个组织为党所把握,党内的各阶层向该组织渗透又必然使组织的监督功能化解为零,
现在的工会就是监督功能为零的党内组织。你想另起灶炉也只是重蹈覆辙而已。
慢慢忍吧,我等没这种能力,除非出现大圣人,现实就是这么悲哀。
我觉得,当工会是一个卡特尔的时候才会有资格和企业博弈.
但按照卡特尔的定义,如果出现这么一个组织,恐怕和党委没办法和平共处.
社会主义的工人需要“自治”吗?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政都让你给专了,党国、政府、军队、警察、银行、工厂都是工人公有的,那么还自哪门子的治捏?
既然不需要自治,那这个工会当然只能是太监化了。
最后倒霉的当然是工人自己了——你看,你既是国家的主人,又让你自治,每个工人都相当于古代的亲王了。可怜这些小工人们被理论家们玩弄着,落得个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啊!
工会组织再独立,也和共产党同根同源。否则结果不是工人越来越没有影响和力量,而资本的影响和力量越来越大。
而且不要指望任何圣人之类的东西,工人如果无法团结来,用法律保护自己;就只有看着资本利用法律和权力,聚集越来越多资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力量悬殊越来越大。
在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条件下,分散的职工是无法组成强有力的组织进行谈判的,这是中国的现实,还有政党的原因显然是
存在的,中国现在是党委领导制,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会实际上在毛泽东去世之后已经蜕化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基本丧失
,原来的“爱厂如家”已经变为“厂里有啥咱有啥”,工人的劳动力所有权已经被忽视了。工人的团结基本不太可能,当
工会主席是副厂长的时候,当副厂长是由厂长推荐的,当厂长是由政府任命的情况下,工会的监督职能怎么实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31 10:11:16编辑过]
有关的理论不少,但是就我所在的国企的工会情况来看,所有理论都是扯蛋,工会制度就是一个十足的摆设,其功能已经退化为两个,一个是组织一下几个固定节日的活动,比如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十一等;另一个功能就是应付上级检查。鄙人不幸被“选”为工会文体委员,想搞点活动,结果被告知影响工作、费用太高云云。
工人运动本来就比较难,当年共产党鼓动工人运动的时候不是也很难吗?现在似乎就更难了。
不过私有化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工会的独立性加强,而不是削弱,但目前却是需要加强,而加强不起来,结果工人受尽了宰割。
痛苦。
非常不同意你的判断,即劳动力绝对过剩条件下的工会没有力量。
我的印象是在解放前期工会很有力量,那个时候劳动力绝对过剩,当然熟练工人很稀缺。我也没什么具体资料来证明这一点,感觉罢了。
依中国现在的工人生活情况,不要让建工会了,不然肯定出乱子,影响稳定啊.还是等等吧,等中国经济再发展些,生活水平再上个档次,再让工人们实现民主权力吧.
看看美国,人家经济这么发达了,生活水平这么高.工会也很强大,可政府受着工会的压力呢.你想党能让工人骑头上吗?再说了,中国工人的素质还不足以和党员相比,他们要是成立了强大的工会,还不和政府干上一架?
工人作为国有股的一部分的代表,对国资委的权责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
如果过于集权弊端太多,就应该适当分权。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建设社会主义却需要更多人参与,社会主义不是靠几个人、几年就能建成的,如果一味抓住权力不放,最终只能延缓社会主义的实现、甚至于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