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记 发表于 2015-12-10 10:08 
马克思研究利息的剥削性是站在微观(借与贷)的视角下孤立的观察。而我这里谈论的是从宏观视角谈论的剥削。 ...
“贷款者通过利息剥削了厂家,而厂家又通过涨价拿回了利息,总体看,谁剥削谁了?”
不要用语焉不详的“厂家”一词。
贷款者(存款者、银行)是和资本家合伙剥削了工人,而资本家提高商品售价后,未必会拿出钱来弥补工人受到的剥削。
如果资本家会主动弥补工人受到的剥削,那《资本论》就不用写了。
所以马书记这段似是而非的话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掩饰自己存款取利息的剥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