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到很多小县城和农村,就会感到那里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即使我们只是离开北京的五环路之外,也会明显有这种感觉。
但是,在北京市内的一些地方,却可能存在严重的公共品供给过量的问题。今日我大广安门立交桥以西的达官营站,沿着一条小河往南走。这条河原本是一条极臭的河,几百米之外都能闻到。去年,北京市政府花了很多钱将此河改造,沿河的东岸,绿化极好,很多居民在那里休闲娱乐。
这本是一件好事,北京市政府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品服务。但是,河里虽然没有多少水,但却是黑水,而且有臭味。绿化的岸边,个别地方也有垃圾。面对这种美好环境重新受污染,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好象没有感觉。这让我立即想到了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过多的公共品。过量公共品提供的成本极高,而人们却能够容易地破坏这种公共品,这显然是极不经济的。
什么才是合理的公共品提供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