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419 2
2005-09-01

如果我们到很多小县城和农村,就会感到那里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即使我们只是离开北京的五环路之外,也会明显有这种感觉。

但是,在北京市内的一些地方,却可能存在严重的公共品供给过量的问题。今日我大广安门立交桥以西的达官营站,沿着一条小河往南走。这条河原本是一条极臭的河,几百米之外都能闻到。去年,北京市政府花了很多钱将此河改造,沿河的东岸,绿化极好,很多居民在那里休闲娱乐。

这本是一件好事,北京市政府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品服务。但是,河里虽然没有多少水,但却是黑水,而且有臭味。绿化的岸边,个别地方也有垃圾。面对这种美好环境重新受污染,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好象没有感觉。这让我立即想到了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过多的公共品。过量公共品提供的成本极高,而人们却能够容易地破坏这种公共品,这显然是极不经济的。

什么才是合理的公共品提供制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2 08:57:00
西方财政理论通常假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公共选择。谁听说过某项设施是通过居民投票决定的吗?没有。因此,只能在一个垄断厂商的环境下考虑产品的供给问题。有兴趣的考虑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 19:11:00
在垄断厂商的环境下考虑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有些不合适的。也许可以从政府与官员委托代理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入手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