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54 0
2016-01-06

自然与人20  地球山河谁造

李开乐

    用核球喷射论所诞生出来的地球,对于各种地貌形成原因的解释也将完全不同于以往。因此,这个部分就必然要遭受很多地理专家和教员的反对。有学者当面说,那都是有定论的了,话中之意显然是指笔者所写不值得他们一看。对此笔者毫不介意,照样在此公之于众,相信众人心里明亮,是黑是白,必定可以照耀得一清二楚。

自然与人-20.1   地球上山脉形成的条件

     

    摘要:原始地球具备了两个形成山脉的条件,即熔液态和动力,所以才造成了地球上的各种山脉

    从“自然与人-16.6”可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是地下强烈的核能上推力所形成。那么,所有的山脉是否都是这样子形成的呢?

    诚然,地下核能上推力造山是最主要的造山运动,但是,地下气体将岩浆挤出地面堆积成山,也是另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造山方式。可是,不管是哪一种造山模式,从本质看都必须首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熔液态,二是动力。大家知道,目前的山体里面尽是石头。若当初不够热,这些石头就成不了浆液或者软膏状,也就无法塑造成目前由一层层石头所构成的各种形状雄伟的山脉,或者如桂林一带那样婀娜多姿的卡斯特地形和千姿百态的岩洞。再者,如果没有一定力量在发生作用,原先是液化状态的地球,最终凝固下来的也只能是处处相对平坦的地面。

    由此可知,熔液态和动力,两者对于山岭的形成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而这两个条件都是核球喷射论的要点所具备的(见“自然与人-17.4”)。在熔液状态的地球表面逐渐降温而凝固的漫长过程中,“熔液态”和“动力”两者都不断变化着,不同阶段和不同地点的不同状况下,便形成了不同结构、不同形状和不同特性的地形。我们这里无法介绍所有地形,只是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形的形成经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