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41 0
2016-01-12

自然与人-21.2   原始液态地球的表层熔液环流影响了地球后来的地形

李开乐

    摘要:地球内部液体环流总趋势使轻浮物主要在低纬度区带上浮,然后随地面环流向两极漂移,逐渐汇入中纬度熔液急流圈。后来由于轻浮块底下承托熔液因变稠减速而轻浮块却继续快速向东移动,轻浮块的后部边界就被撕拉破碎而形成了较特殊地形

    原始液态地球表层这种复杂的熔液流动,终于就影响了后来地形的形成,最显著的表现是陆地边界的某些海岸地形。

    由于地球含有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原始地球又是全球热熔液状态,就使得轻的物质浮上了表面。当然,地球内部液体环流的总趋势,决定了轻浮物主要是在低纬度区带被上浮到地球表面,然后再按照“自然与人-21.1”中所述的地面熔液环流向着两极方向漂移。最终,这些轻浮物被完全凝固硬化之后就形成了陆地(包括大陆架)。在初期,分散着浮了上来的轻浮物会逐渐聚成了块状,这大概是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有着相互吸引、物以类聚的自然规律吧!这些多成块状的轻浮物,顺着地表的熔液环流在北半球向北、向东北(南半球则向南、向东南)漂移着,逐渐汇入了中纬度熔液急流圈的整圈轻浮物之中。

    本来,聚成了块状的轻浮物,在随着轻浮块底下的承托熔液的流动而被动漂移的过程中,一般都保持着形状不太改变,而且因为相互吸引,使得这些轻浮块的边界都比较整齐。可是,后来随着轻浮块底下承托熔液的逐渐变稠而流速逐渐变慢,便使这些轻浮块再也无法保持整齐的边界了,而是形成了地球上很多典型破碎的海岸地形,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亚得里亚海沿岸、朝鲜半岛等海岸的地形,就是那样的破碎地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