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自然与人-28.22: 从地气能量转换看北半球地面北风必然转为偏东风的本质
楼主
李开乐
1267
0
收藏
2016-03-13
自然与人-28.22 从地气能量转换看北半球地面北风必然转为偏东风的本质
李开乐
摘要:北半球的地面北风,就是空气想从小的转圈来到大的转圈,相当于是不断往上爬坡。所以,地面空气从北到南,就不断从地球自转得到了从西向东的动能。
从低层实际资料看,极圈为东风带。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正是地球两个大离心机的主要区域,地面空气必然从高纬度被搬运到低纬度。搬运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了两极圈地面偏东风,这在“自然与人-27.2”已经阐述过了。在这里我们是想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看地气之间是如何进行能量的相互传递的。
北半球的地面北风,就是空气想从小的转圈来到大的转圈,这也相当于是不断往上爬坡。要想爬上坡,就必然要出力。空气本身无力可出,力从何来?那就只能借助于地球自转的动力了。空气又是如何能借到了地球自转动力的呢?因为地面北风中的空气都以自己的重量压在地面上,这就像是彼此有齿轮相咬住一样,空气每向南跨出一步,地面就必然要向它托出了一份力。可是地球自转的地面小圈向东跨越的步子小,大圈步子大,因此北风的空气每向南走一步都跟不上地球自转的步伐。这是因为地面与北风的空气之间也并非像真实的齿轮那样完全咬稳住,所以地面所出的力就无法让空气向南跨出的每一步都跟上地球自转的步伐了。因此,空气向正南方向跨出的脚步就只能变成为向西南,也即变成东北风,再逐渐变成正东风了。
用另一角度从地转偏向力去看,对于北风,科里奥利力是向西。这个力硬是将北风中的空气往西方向拉,就必然使自转的地球表面与空气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相互摩擦和碰撞作用,于是地面只好对这些粘紧了自己的空气源源不断供给能量,克服科里奥利力做功。这种情况正类似于火车从北往南走。
总之,北半球地面的北风必定逐渐转为偏东风,最后又逐渐静止下来。既然空气已经从北到了南,绕地轴转圈的半径显著加大了,本质上就必然是不断从地球自转得到了自西向东的动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自然与人-9.16: 为什么有岁差?
自然与人-10.4: 天体会绕着核球公转的根本原因
自然与人-11.9: 月球的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较大交角的成因
自然与人-19.10: “大气层已经与地球自转达到动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
自然与人-21.10: 为何地球上的半岛方向多朝南
自然与人-24.5: 目前稳定的海洋环流模式的形成
自然与人-26.3: 地球潮汐的形成原理不会违反内因论吗?
自然与人-27.5: 地球自转与地下热能的供给是无法分开的
自然与人-28.23: 为什么中纬度低层是西风带呢?
自然与人-28.36: 春秋天气差异大的原因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会计与财务管理
外语学习
休闲灌水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Stata专版
热门文章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甲子光年_2025甲子Cool Vendor人形机器人大 ...
AOM:The Boundaries of Trust in a New Era
气象学-山东大学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