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0719 20
2009-02-16
以前学的希克斯替代效应是,在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后,做一条与最终预算线平行而又与旧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条补偿性预算线,接着即可得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但今日俺无意翻阅童光荣等主编的,上财出版社出版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时,发现童老这样解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横轴表示x的数量,数轴表示y的数量,初始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时,x的消费数量为x1,现在p1价格下降,预算线发生转动并与新的代表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得到x的消费量x2。然后,做一条与初始预算线平行而又与u2相切的一条补偿性预算线,这条线与u2相切时x的数量时候x3 。童老接着指出,x1x3是收入效应,x3x2是替代效应。 俺以前学的希克斯替代效应都是在初始无差异曲线上做补偿性预算线的。童老的做法是何解?谢谢!感激涕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6 0:52: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6 01:17:00
童老的做法是:预算约束线为AB,设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下降,此时,消费者会多买些Y来代替X,预算约束线为A'B' ,均衡点为E' ,Y商品需求量扩大,X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此为替代效应。

预算线开始时为AB,价格下降引起收入变动,收入变动引起预算线移至A'B' ,此时,A'B'与一条效用程度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大满足。因此,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最终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先考虑收入效应还是先考虑替代效应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6 09:41:00
谢谢楼上仁兄的回复。不过很抱歉,我没太明白你的解释。我的问题的关键是,以前的教科书解释这个问题时,其补偿性预算线都是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相切于初始的代表较低效用的无差异曲线的,而童老的补偿性预算线是平行于初始预算线并相切于新的代表更高效用的预算线的。如果解释为考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顺序不同,那我的问题是,两种做法得出的两种效应的大小是否一致呢?总效应是一致的,但其中一个替代效应是在原始无差异曲线上得出的,而另一个是在新的无差异曲线上得出的。俺是菜鸟,不会证明或证伪。请高手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6 10:15:00
以下是引用我好傻在2009-2-16 9:41:00的发言:
谢谢楼上仁兄的回复。不过很抱歉,我没太明白你的解释。我的问题的关键是,以前的教科书解释这个问题时,其补偿性预算线都是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相切于初始的代表较低效用的无差异曲线的,而童老的补偿性预算线是平行于初始预算线并相切于新的代表更高效用的预算线的。
如果解释为考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顺序不同,那我的问题是,两种做法得出的两种效应的大小是否一致呢?总效应是一致的,但其中一个替代效应是在原始无差异曲线上得出的,而另一个是在新的无差异曲线上得出的。俺是菜鸟,不会证明或证伪。请高手指点

其实你理解的很对,是不一样的。

但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替代效用”如何不一样(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是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嘛)。

重点在于收入效用。

前者(相切于较低的效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称之为“补偿变动”(CV);

后者(相切于较高的效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称之为“等价变动”(EV)。

前者意味着需要从消费者手中拿走多少,才能使效用不变。

后者意味着需要给予消费者多少,才能使效用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6 10:19:00

关于替代效用的变化,其实可以用价格变化的方向来分析。

如果价格上升,则为较低的效用,如果下降,则相反。

只是基期和现期有所区别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6 10:34:00

非常感谢猫爪版主,看了你的解释,顿有醍醐灌顶之感。俺要继续发奋,向你看齐:)

另:猫爪版主真可爱,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