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52 4
2009-02-19
关于日前以委托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讨论,何以未见诸论坛?
亟需各界观点!


mysky321  金钱 +5  奖励 2009-2-20 9:19: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9 19:06:00

真不愧是专业高人,您对热点的把握能力,值得我学习。

下面是我看的一些细节:

2000亿地方债券有望于月底获批

2009年02月19日 东方网

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后,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一直困扰地方政府。昨日有消息传出,额度达到2000亿元的地方债有望在二月底获批启动。有机构预测,中央代发的地方债与中央债共同规模将达8500亿元,两者共同作用之后,估计2009年财政刺激将达到GDP的1%左右。

国债渠道发行

2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而与之有关的情况还将在2月25日至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听取审议。

如果报告最终通过审议,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将通过国债渠道发行,并在银行间市场以“地方政府债券”的名义予以流动。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度允许地方财政预算出现赤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地方发债后募集的资金,将被限定用于中央财政投资地方项目的配套工程。他并指,地方政府的债务将直接对中央财政还本付息。因此偿还债务的能力很有可能是各省分配额度的重要因素。

2000亿不够用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对于偿债能力比较差的省市,要解决好担保的问题,否则将导致穷者逾穷,富者逾富的局面。”他同时指出,“4万亿计划”中,中央财政将承担其中的1.18万亿元,其余部分则需要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如今金融海啸,民间出资热情有限,所以2000亿元的额度尚不足够。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认为,中央政府出于稳定市场利率的目的,会严格控制地方发债的规模。

《上海证券报》引述业内人士的话指出,发行地方债的脚步临近,今后对于财力较好、偿债能力强的地方政府可以申请长期债券,对于偿债能力弱的地方,中央政府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目前,总额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的发债额度已经分配完毕。期限内,地方政府只需付息,到期后还本。考虑到基建项目的周期较长,地方债的还款周期将超过5年。

估计拉动GDP1%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师马骏在17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中央代发的地方债与中央债共同规模将达8500亿元,两者共同作用之后,估计2009年财政刺激将达到GDP的1%左右。马骏在其报告中预计,在三月份的两会期间,中国或将通过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在6500亿元左右。(文章来源:新快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19:20:00
谢谢猫爪老大!
关于此主题,关注以下两点:
(1)老生常谈的问题:四万亿元财政投资的地方配套资金从哪里来?地方发债原不在考虑之列~~
(2)此次地方发债后,是否意味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关系进入某个新阶段~~
颇为值得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18:52:26
TO arthistory4:
谢谢您的评价!

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无论在东方、西方,中古史时代,近代,还是现实中,都是个大问题。

尤其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全面地、艰难地、或渐进或激进地逐步融入的“东方社会经济系统”;始终是个“两难”甚至“三难”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大的经济体/国家,实现稳定的、可持续的成功转型,尚无先例;至于中小经济体——本来在国际化舞台上,规模小、且不具有资源等“财富权力”/影响力的经济体或国家,就没有什么长足的、稳定的、可靠的地位;因此,所谓获得转型成功的,不是依靠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的“被成功”,便是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10年辉煌或20年流星,仅此而已。

一直认为,规则约束游戏,制度决定效率。因此,中央和地方的动态博弈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未来15-20年、我们这一代所必须面临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包括法律、福利、生活质量、文明融合等等)。

亦可视为“死生之大事,不可不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8:39:04
le2005 发表于 2010-8-1 18:52
TO arthistory4:
谢谢您的评价!
有经济学的直觉,看的出来时高手,在此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