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推动的销售增长总量不宜过分乐观。目前家电行业的突出问题是需求不振,而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和收入预期下降,家电产品本身的价格不是影响需求的关键点。换句话说,现行环境下,家电需求的价格弹性要远远低入收入弹性,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寄望农村需求来拉动家电销售是不现实的。国家为了鼓励农村消费出台家电下乡政策,其本质是在农村打折(87折)促销,而政府补贴这部分折扣,打折固然有一定的促销效果,但效果有限,也容易透支未来,更关键的要看农民收入变化,而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并不乐观,近2000 万农民不能继续通过打工获取收入;近期严峻的干旱形势也会大大影响农民实际收入和收入预期。如果收入不能稳步提升,家电下乡刺激需求即使短期效果不错,也无法长期持续。(统计显示农村人均总收入落后于城镇整整8 年,2007 年农村收入水平仅仅相当于城镇1999 年的水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农村居民收入不可能大幅提高,所以也没有理由相信未来农村家庭保有量达到城镇水平,而这恰恰是家电下乡促进6000 亿销售,进而带动9200 亿消费的立论基础。对9200 亿的数据我们深表怀疑)
下乡泛滥,单一企业受益有限。随着下乡品种日渐增多,从电视、手机、冰箱,到洗衣机,热水器,再到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然后从家电下乡还发展到电脑下乡,汽车下乡,政府补贴的钱也许是非常宽裕的,但是农民口袋里的钱是非常有限的,当更多的下乡产品来争食农村消费这块蛋糕的时候,单个企业的受益就非常有限了。而且下乡中标情况非常分散,几乎可以说是:各企业“利益均沾”, 我们很难找到非常明确的大幅受益的品种。
农村家电消费增长不能弥补城镇需求的萎缩。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农村家电市场在整体家电市场的比例本身偏低,农村家电交易成本明显偏高(导致部分家电下乡产品补贴后的价格比网上直接购买的同型号产品还贵),售后服务比较麻烦,农村家电使用的环境包括用电用水都需要逐步改善。也是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认为农村家电需求能够根本改变家电需求萎缩的大局。 未来家电需求的修复,一方面依赖于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活跃,城镇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依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除非农村土地市场的自由流转能够产生动人心魄的变化,否则农村家电市场是不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