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自由的论坛.人身攻击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信北大助理说话是经过考虑的.因为,我们的政府已经采用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的措施来支持农业的发展,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粮食的收成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证明他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他认为,提高的幅度不够.我想国家在这方面是经过综合平衡的.现在的粮食价格的提高,已经致使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的境地.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可能损害这部分群体的利益.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农业的发展是个严重的制约.农业的发展也将是无源之水,国家很难承受这部分负担.于助理提出这样的思路,我们应当积极的看待,去调研\去证明,对和错是一个观点,有利的我们可以建议政府去实施,象这种问题应该有数据的支持,才能说明问题,而不是[凭感觉,更不是去讽刺和挖苦.
至于通货膨胀,我们知道通货膨胀由推动型和拉动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属于推动型,但我们应当测算出膨胀的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否相匹配后,才能评价它.国家采取的家电下乡措施,是农民享受的了实惠,但我认为该措施的主要目的不是考虑发展农村经济(当然,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显然有临时性的成分,比如如何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我们的企业安全度过经济危机等,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民来说,有很大可能要消费掉一定的储蓄.但我们知道农村依然有很多的旧习惯,储蓄为了婚丧嫁娶和盖房时使用,即使没有家电下乡政策,他们有相当大一部分也要购买家电,这部分资金依然要被占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首先改变他们的思想.
众所周知,土地是稀缺资源,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无论如何都不能荒废.在过去的几年,劳动力都流向城市,由于缺乏劳动力,使很多农村的土地被闲置或者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从人力资源的流向看,从事工业生产的综合收益远远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所以,人力资源转移到更有利的行业.许多,十几岁的孩子,抛弃学业,加入到打工的大潮,从长期看,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有害无利的.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有待很好解决的问题.但国家制订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很多同志担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后的负面影响是可以理解的,说明他们是忧国忧民的.但我们要通过理论的探索去分析,看是利好还是利空
个人之见,有辱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