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298 12
2005-09-07
本人不是研究这方面的,只是今天突然有感而发,不成熟之处,请高人点播,呵呵。
一、公共物品是制度的产物
寝室里本来有一个纸篓,四个人共用,是公共物品。 后来发觉很不方便,于是每个人买了一个,纸篓也便成了私人物品。 是排他性和竞争性改变了吗。我看不然,是制度改变了。 原来公用纸篓,制度上允许,寝室任何成员往里面扔东西;但是人手一个的时候,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垃圾要扔在自己的纸篓中。 正是这种制度的改变,使在物理上没有变化的同一样东西从公共物品,变成了私人物品。
同样,军队是公共物品,这也是制度的产物。军队本身既可以是公共物品,也可以是私人物品。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军队是作为私人物品存在的。
政府是公共物品(如果是的话),这也是制度的产物。
正因为制度的限定,出现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二、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界定公共物品
没有一样东西能用纯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来界定它知否是公共物品。 排他成本和可竞争程度的变化是渐变的,可能超过了某个临界点,可以算作是所谓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是,这与是否是公共物品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至少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
比如,在一个村庄里,一个富翁“无偿”为村里建了一条水泥路,没有收路费,具有所谓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人说这是公共物品,其实未必。因为富翁获取了“威望”的收益,(这也是理性人的结论)。事实上,村民在路上走得时候,可能在向富翁支付“尊敬”,本质上这可以看成是一种交易,只是以非货币的方式。可能你会说,那可能存在免费乘车者,不支付“尊敬”怎么办。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市场风险,关键的是,富翁的预期收益(威望折现)大于成本(那几个小钱,呵呵),这条水泥路就会私人提供。
同样的例子,还有私人向大学捐献一个图书馆什么的,也可以看作是市场交易,尤其是在中国,比如说他的潜在收益可能是他的傻儿子报送进这所大学,个人还获得名誉收益,所以这个图书馆是私人物品,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你上“张三丰”图书馆,记住、提到“张三丰”这个名字,本身也是在向“张三丰”进行支付)。但是这些结论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关。
三、制度的形成和演化
詹姆斯•布坎南“任何由集体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就是公共物品”。这种公共选择,本质上就是制度安排。这个意义上同我的观点一致。 在选择中可能会考虑竞争性和排他性等因素,但这已经不是公共物品的判别标准了,而是影响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制度形成或是演化的一种因素。
而关于制度的形成和演化,请高手来丰富。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2 17:08: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7 18:25:00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

"不方便"什么意思?

"尊敬他人"是一种支付,很好的的提法,但一般来说,其边际值很小。所以当“使用水泥路”或“使用图书馆”的边际收益很大的情况下,这个交易是个“高利润”的交易。

自然提供的公共物品与制度有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7 19:22:00
谢谢楼上的高见。让我收益不浅。
但是还有有一些不同看法,跟你探讨一下。
1、对制度的产生,我没有研究,希望其他朋友来补充。
2、“不方便”是指一种成本,公用的纸篓放在角落,用起来比较麻烦。个人认为跟竞争性和排他性没什么关系。
3、对待效用的评价,因人而异。对于富人,金钱的评价较低,“受人尊敬”的评价很高,也不奇怪。任何非强制的交易,双方都是有交易“剩余”的。
4、自然本身不提供公共物品,正因为在制度上规定人人都有“平等进入权”所以才成了公共物品。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自然资源就是私人物品;如果是两个人,通过契约,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划分,成为私人物品(可以一人一个半球)。现在人口60亿,一些资源私有化的交易成本就很大,于是在制度上就把一些资源定为公共资源。
看法不成熟,见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7 19:53:00

不是什么高见,确实是疑问。]

“不方便”似是一种稀缺,克服“不方便”的“支出”是成本。所以,不方便的本质是稀缺,当然成本存在的前提也就是稀缺。

自然不提供“公共物品”? 一条大河对栖居在两岸的“公众”而言,是公共物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7 22:15:00
我还是认为没有天然的公共物品,大河之所以是公共物品,是制度的规定。他规定不能像对待私人物品那样去处置。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制度上的限定,两岸的居民就有动机把大河在某种程度上据为己有。
其实本质上这又回归到一个产权界定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8 00:08:00
关于制度规定:有必要吗?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