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66 8
2009-03-11
通缩来了?
黄焕金
新的数据说2月份CPI与PPI双双告负,于是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通缩来了!那么,通缩是什么意思呢?按易纲先生的观点,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两个特征”和“一个伴随”。“两个特征”是物价持续下降,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伴随”是指伴随经济衰退,即GDP负增长。在这里,我们看到最主要的问题是物价持续下降,由于物价持续下降,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循环受到阻抑,于是信贷会下降,GDP也会下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当然会使此种商品的再生产变得艰难,因为价格下降的商品,会使生产者在这个商品上面难以获利,甚至亏损,因此价格持续下降的商品,很少有生产者会去生产它们,从而使社会再生产收缩。不过事情也总有另一方面,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以这种商品为原料的生产则因此成本下降,从而促进这方面的生产的增长。比如,石油价格下降会使生产石油的行业收缩,但却会使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其它行业生产增长。所以,物价下降既有坏的方面,也有好的方面。以物价持续下降为指标得出完全负面意义的“通货紧缩”,并不十分恰当。
进一步研究这种“通货膨胀”,我们则会发现:物价下降往往是因为原先的物价太高所产生的一种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所谓通货膨胀并不是物价的绝对下降,而是相对下降,甚至是恢复性的价格下调。比如房产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上涨得很高,而现在则有一个价格下调的过程。这种价格下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都无法改变。因此,今天之发生通货紧缩,那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价格过高的结果,而不是价格的绝对降低。可见,通货紧缩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而是由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结果。没有物价上涨,哪来物价下跌?没有通货膨胀,哪来通货紧缩?所以,如果今天人们要治理通货紧缩的话,最好提前一步,首先治理造成通货紧缩的源头,即通货膨胀。如果脱离通货膨胀去治理通货紧缩,那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错位。但仍有许多人,将通货紧缩独立地来看待,而不是将其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看待。这种鼠目寸光的观念与行为,无助于真正理解通货紧缩的实质,解决相关问题。
物价下跌本身并不构成危害,构成危害的是物价下跌所导致的资产与商品的贬值。这种资产贬值使许多人丧失名义财富,丧失需求能力,从而对社会需求削弱产生影响。但是,十分显然,物价下跌导致资产贬值,那是由于原先的资产价格太高了,没有过高的价格,哪会贬值呢?哪有“贬值”之说法呢?由于资产价格太高,所以它必定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来维持这种价格,资产价格每上涨一点,所需要的资金就越大。而我们都知道,资金并不是无穷大的,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到某一点位,资金就会显得不足,不足以维持这个点位的价格。于是,在投机泡沫之下,资产价格开始下跌,维持过高资产价格的机制开始崩溃。随着资产价格的持续下跌,许多人由“富翁”变成了“负翁”,他们丧失了泡沫财富,丧失了自己拥有大量财富的心理感觉,于是,需求市场的“信心”开始成问题了,这种“信心”又与现实纠缠在一起,使产生了恶性循环:人们对经济与自己的收入越没有信心,他们对需求就越减弱,反之,对需求越减弱,市场景气越坏,人们对自己的收入就越没有信心。
而所谓经济剌激与“救市”的实质,无非就是在资产与商品价格下跌的时候,企图想阻止价格下跌的行为,是一种企图想将资产与商品的价格继续维持在较高位置的人为手段。它要剌激需求是假,要挽救不断贬值的资产与商品的价值是真。前面说了,较高的资产与商品价格需要较多的资金来维持,因此,当价格下跌并产生资产贬值危机时,自然会有人想到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去抬高正在下跌着的价格,去继续维持高价格。而现在所有的资金大规模注入市场,其实质正在于此。但是,经济规律却是要过高价格下跌,“救市”能够阻断这种经济规律的作用吗?能够将价格维持在仍然包含着泡沫的较高水平,而让经济仍然在这种价格泡沫中继续运行吗?经济危机在各国的各种救市政策下继续深化,经济增长的继续下滑,说明救市并没有阻止经济规律的这种必然性。
所以,归根到底,要防止通货紧缩,就要防止通货膨胀;要防止物价下跌,资产贬值,就首先要防止物价上涨与资产泡沫的形成。
2009/3/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11 07:36:00
是兴奋点还没到.到了肯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08:22:00
涨30%,再跌5%,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08:43:00
是回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09:06:00
马上面临二次通胀,时间半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1 11:16:00

现代社会,通胀成了必然。

所以,通缩,从现实的角度,是不会长期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