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谈外汇储备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许多人对外汇储备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中国经济政策失败的原因。
由于中国只进不出的按照美元发行等值人民币投放国内市场的外汇政策,以及外商投资,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一种虚幻的债权。他们认为:外商投资进入国内市场时兑换了等值的人民币,而在其撤资时也将撤走等值的美元(关于国际热钱的问题就不再提了,有点经济知识的人都能明白)。而且,外汇在进入时已经置换了等值的人民币,等同于外汇放在央行,不代表外资没有发挥作用,因为已经有等量人民币供应到市场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商用等值的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后,也就变相的将美元债权转嫁给了国内市场。换言之,外商花完换来的人民币后,央行的美元是拿不走的,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人民币了。
许多人认为的外商撤资将带走投资时的外汇金额,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1、他用外汇置换的人民币一直存在央行没有使用。2、外商撤资时:剩余资金+变卖的固定资+利润=投资资金。实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至于原因就不细说,自己理解吧!
上述说明证实一个事实:美国用债务换来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中国工人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就是央行巨额的外汇储备。
二、我们再讨论一下中国工人为什么工资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白工资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有关,也就是就业率与失业率决定的。当国家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偏高时,工资就会上涨;需求偏低时失业率加大,工资就会不变或下降。
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随一国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国家收入和资本没有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就不会增加。而收入和资本的增加,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加。所以,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自随劳动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国民财富不增加,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决不会增加。
然而,使劳动工资增高的,不是庞大的现有国民财富,而是不断增加的国民财富。也就是说,国家财富增加使国家指定给工资劳动者的资金增加,而工资劳动者的工资才能增加。指定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显著减少的国家里,情形就截然不同了。每年各等职业所需要的雇工和劳动者,都比前一年少。许多不能在上等职业中找得工作的上等阶级人民,也想在最下等的职业中找工作。这样,在最下等职业中,就不但有了超过需要的最下级劳动者,而且还有过多的从其他各阶级纷纷拥入的人。结果,职业的竞争变得非常剧烈,以致把劳动工资减低到极悲惨极贫困的生活水准。而且,即使忍受这些苛刻条件,还有许多人找不到职业。这些人,要么饿死,要么沦为乞丐,不然也许只有搞罪大恶极的勾当才能取得生活资料。接着,穷乏、饥饿和死亡等灾祸就落到最下级的劳动者身上,后来波及所有上等阶级,终至国内居民减少到经过苛政或灾祸而硕果仅存的收入和资本所能容易维持的人数(选自国富论)。
这就是我国为什么必须保证8%的GDP增长率的缘故。但我们看到我国GDP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为何我们的工资不见增长呢?
我国2008年的GDP是33700亿美元,而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0000亿美元,根据我上面第一段的论述,大家不难理解,我国多年来GDP保8%以上的增长率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增长的实质是美国债务,在这个债务还没有变成实质的财富之前,我国多年来国民财富不断没有增长,而且很有可能还在减少。如果按照平均增长金额算,每年也就3000亿美元,将20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去掉一部分水分,就算储备12000亿,那么,起码5年国家实质性财富没有增长,甚至还在减少。国家财富不增长,指定给劳动者的工资额就不会增长,我国工资劳动者的工资也不可能提高,甚至还在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工资劳动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的主要原因所在。
换言之,劳动者的生活费窘迫,正是我国社会停止不前的症候。停滞不前的缘故是我国国民财富没有增长,国民财富没有增长的主要缘故就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不能运用于国内市场。
三,外汇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外贸进出口的收支平衡。
从金融角度考虑,良好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货币流通性。
人民将手中的钱迅速花掉能促使需求增加,需求增加推动商品产量增加,商品产量增加使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失业率下降推动工资上涨,再使消费进一步提高。
但由于外汇不能在国内市场流动,导致我国货币的流通性受阻,不要认为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流动就代表货币流通性很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外商用人民币在国内制造商品并出口到国外,这一部分资金流动实际是在为外国人服务,对国内市场毫无作用。换言之,因为外汇只能适用于外贸,就已经限制了他的流动范围,他对国内货币流动根本不起作用。与他置换的人民币虽说在国内流通,但对没有外贸事务的企业毫无作用,这样的货币流通性怎么能说良好?再加上我国错误的引进外资政策、外贸补贴政策、贷款政策(为了防止通胀而不贷款)等等,使金融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导致国内(没有外贸事务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趋缓甚至停顿。同时,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停侵蚀国内市场的情况下,目前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商铺、商店不算了)。
因此,外贸出现逆差也不一定不是好事,为了保证汇率安全,适当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保持外贸进出的平衡,避免失控!
四、让我们来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此时的美国正在承受垄断带来的痛苦。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他损害了工人利益与社会公平。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城市贫困人口大量上升。垄断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竞争无序、垄断、腐败、欺诈,严重的两极分化,矿难频发(特别是煤矿),工人劳动条件差,那时候的美国儿童就业率高,报纸上刊登的是食品掺假事件。此时的美国与当今的中国极其相似。实际上当垄断出现时,市场那只“无形之手”已经被绑架,再也不能发挥作用。
美国后来的两位罗斯福总统最终解决了美国当年的经济难题。其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
五、我国不但面临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还要面临垄断带来的压力。
中国的垄断不同于美国,差别较大,但也有相同之处。中国的垄断是官僚资本积累、国内大型垄断企业、外国大型跨国企业、社会的无序争竞(法制不全与执行力差)以及国家错误的金融政策造成的。并不是自由经济市场的自然结果,恰恰是特权经济造成的恶果。
中国工人工资低廉正在承受国家财富不增长与垄断的双重压力。而社会未进入动荡的主要原因又是中央政府正确的政策发挥了作用,如给农民免税增收、最低保障等等。
六、国家经济管理的策略有误,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
1、 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疏导。
英国的亚当.斯密先生开创政治经济学说,主张放任自由的自由市场经济。但我们要知道斯密的这一理论是有时代背景的,其目的是要英国从特权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其结果导致后来的学者忽视了政府“有型之手”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因此,美国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上便出现了垄断带来的危机。
我们可以理解“有形之手”是政府干预,而“无形之手”是放任自由,这看似矛盾的两只手,如果配合的当则相辅相成,不得当则背道而驰。
这与我国阴阳学说极其相似,虽然对立,但相生相克。这也是中庸思想的精髓——两面兼顾、不走极端。这一思想不但可以用于经济领域,几乎可以用于任何领域。
如:中国舜时期鲍的治水方法是围堵,这便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手法。它违背了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围堵是一门科学,但是是一门伪科学。
而鲍的儿子——大禹,则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正是掌握了放任自由,正确疏导的精髓。
2、 经济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控制放贷多少、调息来解决的。政治与经济是一体的,金融政策固然重要,但发展环境与体制更重要。如果不解决发展环境与体制上的错误,单单采用金融手段调控,也就走了围堵的治理之路,最终迎来的将是失败。
3、 如果不能解决体制上的问题,不能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合理、自由竞争的环境,一味采取围堵的手段,中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扩大,将步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具体表现在外贸出口遭受重大打击后,中国经济将一蹶不振,社会动荡的危险性加大。
以上讨论的问题,请高手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2:11:57编辑过]
这里先要明确:外汇储备增加,是否只是贸易盈余增加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外贸顺差是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实质就是用商品换来的美钞!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外贸顺差是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实质就是用商品换来的美钞!
1、贸易不一定是主要原因;
2、用商品换美钞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地下热钱,完全可以打着经常账户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出国境。
关键是,谁有相关数据?
老外用外汇兑换的人民币怎么又存入了央行?
你的意思是,老外来中国不是来追求利润的,而是来消费的?
(追求利润,才叫“投资”吧?)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商用等值的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后,也就变相的将美元债权转嫁给了国内市场。换言之,外商花完换来的人民币后,央行的美元是拿不走的,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人民币了。
许多人认为的外商撤资将带走投资时的外汇金额,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1、他用外汇置换的人民币一直存在央行没有使用。2、外商撤资时:剩余资金+变卖的固定资+利润=投资资金。实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至于原因就不细说,自己理解吧!
上述说明证实一个事实:美国用债务换来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中国工人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就是央行巨额的外汇储备。
楼主好不厚道,到了关键的地方就卖起关子,变成“不细说,自己理解”了
老外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归根结底他们要的还是那种印有“绿色死人头”的纸片,拿到中国来游了一圈后都变没了,他们傻呀?
如果你想说明这个事实,应该这样说:
中国向外国出口了低廉的劳动力生产的产品,换来了外汇储备(出口企业赚到外汇后,外汇在央行那里兑换成了本币)。
如果楼主想主要针对“贸易盈余”问题,楼主就要看到:
是中国的出口企业(而非老外)把外汇换成了本币。企业当然可以把这些本币花掉,但是这一方花掉,另一方就收到。收到的一方何以相信所收之本币有信用而言?央行必须公开保证:凡持有本币者均可按规定用本币兑换外币(当然,中国是有外汇管制的,不过,管制并非禁止)。
二、我们再讨论一下中国工人为什么工资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白工资的高低与一个国家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有关,也就是就业率与失业率决定的。当国家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偏高时,工资就会上涨;需求偏低时失业率加大,工资就会不变或下降。
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随一国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国家收入和资本没有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就不会增加。而收入和资本的增加,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加。所以,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自随劳动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国民财富不增加,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决不会增加。
然而,使劳动工资增高的,不是庞大的现有国民财富,而是不断增加的国民财富。也就是说,国家财富增加使国家指定给工资劳动者的资金增加,而工资劳动者的工资才能增加。指定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显著减少的国家里,情形就截然不同了。每年各等职业所需要的雇工和劳动者,都比前一年少。许多不能在上等职业中找得工作的上等阶级人民,也想在最下等的职业中找工作。这样,在最下等职业中,就不但有了超过需要的最下级劳动者,而且还有过多的从其他各阶级纷纷拥入的人。结果,职业的竞争变得非常剧烈,以致把劳动工资减低到极悲惨极贫困的生活水准。而且,即使忍受这些苛刻条件,还有许多人找不到职业。这些人,要么饿死,要么沦为乞丐,不然也许只有搞罪大恶极的勾当才能取得生活资料。接着,穷乏、饥饿和死亡等灾祸就落到最下级的劳动者身上,后来波及所有上等阶级,终至国内居民减少到经过苛政或灾祸而硕果仅存的收入和资本所能容易维持的人数(选自国富论)。
这就是我国为什么必须保证8%的GDP增长率的缘故。但我们看到我国GDP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为何我们的工资不见增长呢?
我国2008年的GDP是33700亿美元,而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0000亿美元,根据我上面第一段的论述,大家不难理解,我国多年来GDP保8%以上的增长率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增长的实质是美国债务,在这个债务还没有变成实质的财富之前,我国多年来国民财富不断没有增长,而且很有可能还在减少。如果按照平均增长金额算,每年也就3000亿美元,将20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去掉一部分水分,就算储备12000亿,那么,起码5年国家实质性财富没有增长,甚至还在减少。国家财富不增长,指定给劳动者的工资额就不会增长,我国工资劳动者的工资也不可能提高,甚至还在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工资劳动者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的主要原因所在。
换言之,劳动者的生活费窘迫,正是我国社会停止不前的症候。停滞不前的缘故是我国国民财富没有增长,国民财富没有增长的主要缘故就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不能运用于国内市场。
外汇储备是货币,是纸片,不是“实质性财富”,那你的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纸片?工资是不是货币、纸片?如果这些对你而言都不是“实质性财富”,是虚幻的话,我给你个银行账号,都把你的虚幻财富送我吧,我可爱钱如命
三,外汇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外贸进出口的收支平衡。
从金融角度考虑,良好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货币流通性。
人民将手中的钱迅速花掉能促使需求增加,需求增加推动商品产量增加,商品产量增加使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失业率下降推动工资上涨,再使消费进一步提高。
但由于外汇不能在国内市场流动,导致我国货币的流通性受阻,不要认为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流动就代表货币流通性很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外商用人民币在国内制造商品并出口到国外,这一部分资金流动实际是在为外国人服务,对国内市场毫无作用。换言之,因为外汇只能适用于外贸,就已经限制了他的流动范围,他对国内货币流动根本不起作用。与他置换的人民币虽说在国内流通,但对没有外贸事务的企业毫无作用,这样的货币流通性怎么能说良好?再加上我国错误的引进外资政策、外贸补贴政策、贷款政策(为了防止通胀而不贷款)等等,使金融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导致国内(没有外贸事务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趋缓甚至停顿。同时,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停侵蚀国内市场的情况下,目前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商铺、商店不算了)。
因此,外贸出现逆差也不一定不是好事,为了保证汇率安全,适当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保持外贸进出的平衡,避免失控!
这几段话看的人哭笑不得
你自己都说了经济增长需要需求增加,那外商来中国,需不需要中国的原材料,需不需要中国的劳动力,需不需要中国的厂房设备?什么都不需要的话他不远万里的跑来作甚?
如果楼主想主要针对“贸易盈余”问题,楼主就要看到:
是中国的出口企业(而非老外)把外汇换成了本币。企业当然可以把这些本币花掉,但是这一方花掉,另一方就收到。收到的一方何以相信所收之本币有信用而言?央行必须公开保证:凡持有本币者均可按规定用本币兑换外币(当然,中国是有外汇管制的,不过,管制并非禁止)。
假如国内另一企业收到人民币,这一企业并不需要外汇,它有必要担心人民币能否换成外汇吗,它担心有用吗。
纵使不能换成外汇,只要人民币可以正常流通,它也没有别的选择。
外汇储备是货币,是纸片,不是“实质性财富”,那你的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纸片?工资是不是货币、纸片?如果这些对你而言都不是“实质性财富”,是虚幻的话,我给你个银行账号,都把你的虚幻财富送我吧,我可爱钱如命
自己糊里糊涂,还指责别人不明白,汗颜哪
外汇储备是货币,是纸片,不是“实质性财富”,那你的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纸片?工资是不是货币、纸片?如果这些对你而言都不是“实质性财富”,是虚幻的话,我给你个银行账号,都把你的虚幻财富送我吧,我可爱钱如命
请问:存在中央银行的外汇,是你的、我的、还是国家的。
你知道啥叫“国富民穷”吗,看懂楼主的文章,再批判他不迟。
这个“另一企业”只会把钱存在保险柜里,不花出去?
莫非我们要求:另一企业收到的人民币,永远不再花出去?
*********************
只要“人民币可以正常流通”,你就不能要求人民币只流向没有用汇需求的企业。
外汇储备是货币,是纸片,不是“实质性财富”,那你的银行存款是不是货币、纸片?工资是不是货币、纸片?如果这些对你而言都不是“实质性财富”,是虚幻的话,我给你个银行账号,都把你的虚幻财富送我吧,我可爱钱如命
请问:存在中央银行的外汇,是你的、我的、还是国家的。
你知道啥叫“国富民穷”吗,看懂楼主的文章,再批判他不迟。
央行账上的外汇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至于是不是国家的,那得看你如何定义“国家”了
央行获得外汇也不是无偿的,否则结汇企业账户上的人民币天上掉下来的?不要告诉我只有实物资产才是财富,那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富豪们好多就算不是穷光蛋的话也不过一普通中产阶级了
央行获得外汇也不是无偿的,否则结汇企业账户上的人民币天上掉下来的?不要告诉我只有实物资产才是财富,那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富豪们好多就算不是穷光蛋的话也不过一普通中产阶级了
不必讨论如何定义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就是中国政府的,和你、我没有任何关系。
央行获得外汇不是无偿的,那是肯定的:它的财富性质和外汇储备一样真实或一样虚幻。
央行获得外汇也不是无偿的,否则结汇企业账户上的人民币天上掉下来的?不要告诉我只有实物资产才是财富,那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富豪们好多就算不是穷光蛋的话也不过一普通中产阶级了
不必讨论如何定义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就是中国政府的,和你、我没有任何关系。
央行获得外汇不是无偿的,那是肯定的:它的财富性质和外汇储备一样真实或一样虚幻。
一个国家实行何种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或内需拉动(出口导向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往往积累较多的外汇储备),和财富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分配,是两个范畴的事,前者是经济发展战略,后者是财税制度范畴的事。亚洲四小龙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时期,他们居民收入增速低吗?就算低,他们二者时间也没有因果联系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商用等值的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后,也就变相的将美元债权转嫁给了国内市场。换言之,外商花完换来的人民币后,央行的美元是拿不走的,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人民币了。
许多人认为的外商撤资将带走投资时的外汇金额,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1、他用外汇置换的人民币一直存在央行没有使用。2、外商撤资时:剩余资金+变卖的固定资+利润=投资资金。实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至于原因就不细说,自己理解吧!
上述说明证实一个事实:美国用债务换来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中国工人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就是央行巨额的外汇储备。
楼主好不厚道,到了关键的地方就卖起关子,变成“不细说,自己理解”了
老外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归根结底他们要的还是那种印有“绿色死人头”的纸片,拿到中国来游了一圈后都变没了,他们傻呀?
请问:弟1点你能理解吧?国际上流通的是美元,没有人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起来(热钱除外,担国际热钱是流量,不会长期存人民银行)
第2做:作生意的需要启动资金吧?等公司创办好了,启动资金还有没有?特别是制造业,启动资金更不会少。外企利润就更不要提了,谁会把巨额的利润存在人民银行?外商人会这样做吗?
三,外汇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外贸进出口的收支平衡。
从金融角度考虑,良好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货币流通性。
人民将手中的钱迅速花掉能促使需求增加,需求增加推动商品产量增加,商品产量增加使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失业率下降推动工资上涨,再使消费进一步提高。
但由于外汇不能在国内市场流动,导致我国货币的流通性受阻,不要认为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流动就代表货币流通性很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外商用人民币在国内制造商品并出口到国外,这一部分资金流动实际是在为外国人服务,对国内市场毫无作用。换言之,因为外汇只能适用于外贸,就已经限制了他的流动范围,他对国内货币流动根本不起作用。与他置换的人民币虽说在国内流通,但对没有外贸事务的企业毫无作用,这样的货币流通性怎么能说良好?再加上我国错误的引进外资政策、外贸补贴政策、贷款政策(为了防止通胀而不贷款)等等,使金融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导致国内(没有外贸事务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趋缓甚至停顿。同时,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停侵蚀国内市场的情况下,目前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商铺、商店不算了)。
因此,外贸出现逆差也不一定不是好事,为了保证汇率安全,适当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保持外贸进出的平衡,避免失控!
这几段话看的人哭笑不得
你自己都说了经济增长需要需求增加,那外商来中国,需不需要中国的原材料,需不需要中国的劳动力,需不需要中国的厂房设备?什么都不需要的话他不远万里的跑来作甚?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商用等值的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后,也就变相的将美元债权转嫁给了国内市场。换言之,外商花完换来的人民币后,央行的美元是拿不走的,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人民币了。
许多人认为的外商撤资将带走投资时的外汇金额,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1、他用外汇置换的人民币一直存在央行没有使用。2、外商撤资时:剩余资金+变卖的固定资+利润=投资资金。实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至于原因就不细说,自己理解吧!
上述说明证实一个事实:美国用债务换来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中国工人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就是央行巨额的外汇储备。
楼主好不厚道,到了关键的地方就卖起关子,变成“不细说,自己理解”了
老外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归根结底他们要的还是那种印有“绿色死人头”的纸片,拿到中国来游了一圈后都变没了,他们傻呀?
请问:弟1点你能理解吧?国际上流通的是美元,没有人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起来(热钱除外,担国际热钱是流量,不会长期存人民银行)
第2做:作生意的需要启动资金吧?等公司创办好了,启动资金还有没有?特别是制造业,启动资金更不会少。外企利润就更不要提了,谁会把巨额的利润存在人民银行?外商人会这样做吗?
那你倒说说你所谓“两种情况都不可能”是指什么?
三,外汇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重外贸进出口的收支平衡。
从金融角度考虑,良好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货币流通性。
人民将手中的钱迅速花掉能促使需求增加,需求增加推动商品产量增加,商品产量增加使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使失业率下降推动工资上涨,再使消费进一步提高。
但由于外汇不能在国内市场流动,导致我国货币的流通性受阻,不要认为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流动就代表货币流通性很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外商用人民币在国内制造商品并出口到国外,这一部分资金流动实际是在为外国人服务,对国内市场毫无作用。换言之,因为外汇只能适用于外贸,就已经限制了他的流动范围,他对国内货币流动根本不起作用。与他置换的人民币虽说在国内流通,但对没有外贸事务的企业毫无作用,这样的货币流通性怎么能说良好?再加上我国错误的引进外资政策、外贸补贴政策、贷款政策(为了防止通胀而不贷款)等等,使金融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导致国内(没有外贸事务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趋缓甚至停顿。同时,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停侵蚀国内市场的情况下,目前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商铺、商店不算了)。
因此,外贸出现逆差也不一定不是好事,为了保证汇率安全,适当存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保持外贸进出的平衡,避免失控!
这几段话看的人哭笑不得
你自己都说了经济增长需要需求增加,那外商来中国,需不需要中国的原材料,需不需要中国的劳动力,需不需要中国的厂房设备?什么都不需要的话他不远万里的跑来作甚?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外商直接投资挤出了等量的国内投资,也就是说没有这些资金中国照样玩得转。乖乖龙的东,你怎可如此罔顾事实!没有外资,八十年代穷的几乎连裤子都几乎穿不起、大字不识几个的的东莞人、苏州人以及其它当前外资活跃、居民生活水平高的地区的人拿什么来投资?
外资打压国内企业,我看到的倒是“打压”到全国民营企业遍地开花风起云涌,外资垄断什么了?如果你应要将正常的市场竞争说成打压,我也没办法。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中国人自己打压自己,民营企业最怕的究竟是沃尔玛还是发改委、商务部?铁本是被谁弄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17:25:05编辑过]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商用等值的人民币用于国内市场后,也就变相的将美元债权转嫁给了国内市场。换言之,外商花完换来的人民币后,央行的美元是拿不走的,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人民币了。
许多人认为的外商撤资将带走投资时的外汇金额,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1、他用外汇置换的人民币一直存在央行没有使用。2、外商撤资时:剩余资金+变卖的固定资+利润=投资资金。实际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至于原因就不细说,自己理解吧!
上述说明证实一个事实:美国用债务换来了他们需要的商品,中国工人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就是央行巨额的外汇储备。
楼主好不厚道,到了关键的地方就卖起关子,变成“不细说,自己理解”了
老外的钱也不是捡来的,归根结底他们要的还是那种印有“绿色死人头”的纸片,拿到中国来游了一圈后都变没了,他们傻呀?
请问:弟1点你能理解吧?国际上流通的是美元,没有人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起来(热钱除外,担国际热钱是流量,不会长期存人民银行)
第2做:作生意的需要启动资金吧?等公司创办好了,启动资金还有没有?特别是制造业,启动资金更不会少。外企利润就更不要提了,谁会把巨额的利润存在人民银行?外商人会这样做吗?
那你倒说说你所谓“两种情况都不可能”是指什么?
热钱是流量,不会长期储存,这就是外汇储备里有热钱,但分份额很少。比如,今年热钱开始流入,你总不会理解去年的外汇储备中也有热钱吧?如果不是热钱,那么就是外商投资到国内了,所以第一种就不可能。
第二种说明外商不会将巨额利润存在人民银行,现在欧美金融危机,他有利润早就抽走了,所以,在他撤资的时候所剩无几。
实际上,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商品的一种变相积压,由于进出口不平衡,卖出去的商品没有换回所需商品!导致积压!
还有,纸币可以理解成财富,但在没有变成实物之前,是虚拟财富。纸币要是真实财富,那国家都不用生产商品,直接造纸币不就对了!这样只怕大家都要饿死!
实际上,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商品的一种变相积压,由于进出口不平衡,卖出去的商品没有换回所需商品!导致积压!
商品积压也是财富,如果中国没有外贸,过多挤压商品必然形成经济危机。没有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国家将多余的商品卖到了国外,并将外汇变成人民币给了国内生产厂家。实际上是将财富变成虚拟财富,而这虚拟财富(外汇)还不能投入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实质性财富也没有增长!导致就业率降低,工资上不去。
斯密在《国富论》(我认为国富论才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里用大量数据证明,最高的工资一般出现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我国经济增长多年来居世界之首,但是进5年来工资不见增长,就业率也不见增长,问题就出在巨额外汇储备(实际国民财富没有增长),还有垄断也是一方面。
实际上,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商品的一种变相积压,由于进出口不平衡,卖出去的商品没有换回所需商品!导致积压!
商品积压也是财富,如果中国没有外贸,过多挤压商品必然形成经济危机。没有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国家将多余的商品卖到了国外,并将外汇变成人民币给了国内生产厂家。实际上是将财富变成虚拟财富,而这虚拟财富(外汇)还不能投入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实质性财富也没有增长!导致就业率降低,工资上不去。
以上说明也正是一件事,由于人民币只是将积压的虚拟财富投入到国内,就证实了人民币并没有发挥货币流通性的作用。换一个思路,要是这些外汇都被使用,那么人民币会大量回笼。所以在没有回笼之前,人民币等于就是出口商品的货款,既然是出口商品的货款,那么他的流通性就有限制,限制在外贸企业里(这就我质疑我国货币流通性的原因)。由于货币的流通性被限制在外贸企业,造成国内没有外贸的企业资金紧张而不能发展甚至倒闭!
貌似你的观点只证明中国强大的外汇只对世界做出了贡献对国民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资本流通环节没有进入到国民这一步。。事找个意思吗?国家是不是利用这些外汇资本再投资使资本增加,同时对国内进行再投资扩大内需。只是投资有风险,掌握那么大的资本一旦损失也是以亿计算的吧。。同时分散资本也有风险啊,资金利用率又会低下来。。
本人事菜鸟,希望指正。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