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85 0
2009-03-2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4日 07: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提升话语权 ●寻求更多边 ●珍视一体化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金融危机”,如今在“欧洲之都”布鲁塞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本月两次欧盟峰会、各类非政府组织的研讨会乃至普通人见面时,话题都离不开它。的确,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各国经济缩水、失业率攀升、财政赤字激增,百姓生活受到直接冲击。其实,金融危机给欧洲人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促成了深层次的反思,催生了新的战略思维,其影响之深远,已超越经济范畴。

  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欧洲人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的机遇。欧洲人正向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这一战略目标迈进。二十国集团去年11月举行的华盛顿峰会和即将召开的伦敦峰会,都为法、德、英、意等欧洲大国“发出声音”提供了机会,助其落实金融改革的目标。为让伦敦峰会“结出果实”,欧洲大国对内密切协调立场,对外宣示政策主张,并展现“柔性身段”,不惜放弃欧洲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这一“惯例”,以换取支持。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但来自欧洲的“声音”已受到关注,欧洲人努力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提升其“话语权”的步伐不会停止。

  金融危机,让欧洲人认识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不可或缺。欧洲提议由二十国集团来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良策,就是希望有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其中。他们认为,这些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对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至关重要,同时也切实关系到欧洲的经济复苏。欧洲国家已不能不考虑新兴市场国家的诉求,并寻求与之建立和加强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正如3月20日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在布鲁塞尔对本报记者所言,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场“真正的风暴”,惟有各方“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意识到,一体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欧元便是个实例。1991年正式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启动单一货币——欧元,就是旨在保证欧洲货币市场的稳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欧元区16国协力保持金融稳定,匈牙利和拉脱维亚等国却饱受本国货币狂跌之苦。17年后,欧元的“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得到验证。随之而来的,将是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要求尽快加入欧元区。欧盟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尽管“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但“集体措施”也越来越多,欧洲一体化进程正一步步前行。

  欧洲的经济改革方向也在发生改变。沉重的福利负担影响经济效益,始终被视为欧洲发展的一个障碍。这些年来,欧洲的改革也一直围绕该问题展开。此次金融危机的“降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福利体系这一“避风港”的好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举例说,失业后的美国底特律工人与比利时工人的状况无法类比,比利时工人失业半年后,仍在领取相当于以前工资一半的救济金,而美国的失业者至多只能勉强糊口。正因如此,欧盟各国领导人决定增加福利投入,以应对失业率的上升。

  对经济全球化得失的反思,将导致欧洲大陆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随着欧洲大国相继注资银行、出台刺激经济计划,民间要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呼声提高。尽管欧洲政治家们还在信誓旦旦地高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实际形势正悄悄发生变化。最近,法国鼓励企业采购本国产品、德国出台限制外资并购本国企业措施等,都让人担忧贸易保护主义阴云正在欧洲的上空重现。荷兰财政大臣沃特·博斯近日语出惊人:“金融危机已消灭了‘幸福全球化’之神话。”一贯主张自由贸易的荷兰发出如此声音,耐人寻味。

  当然,反思也好,调整也罢,精明欧洲人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与保障切身的长远利益。

  (本报布鲁塞尔3月23日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