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60 12
2004-11-23
今天看冯友兰自述中《社会》部分,冯先生说到北京旧书市场的消失原因,他认为是由于民间藏书家越来越少,图书馆越来越多,而前者死后的旧书很大部分会再流入到民间,后者的不会,后者的书一般只进再不出了,故旧书市场慢慢消失了,大家认为这个解释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1-24 13:17:00
也不是的,最主要原因估计现在的人都很浮躁,静不下心来看看好书,年轻人更加如此,喜欢更直接的刺激的东西,最好不需要考量的.过去人娱乐项目也不多,看书也是主要消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5 01:03:00

北京旧书市场没有消失啊,人大北大都有啊,好象其它地方(五道口?)也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5 09:37:00

民间藏书家越来越少?是越来越多吧!

由于藏书家收藏的书越来越多,市场流通的书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象不象股市里的庄股,价高,成交稀少?市场不活跃,市场数量会减少和合并。

以前,香港有四个股票交易所,现在只有一个。您说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5 12:32:00
问题的重点是为什么旧书市场中交易的书越来越少,你的理由上把旧书拿出来的人来考虑来越少,从而价格高,买的人少,“把旧书拿出来的人来考虑来越少”是个观察的结果,有另外的观察结果可以印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1-28 11:31:00

澄清一下,我认为冯先生所说的旧书市场指的是“珍本”“善本”这样一些世间留存量不多,有版本来历的旧书,与楼上有几位说到的旧书市场有所不同。

在冯友兰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旧世家衰落,新贵族崛起的时代,这些新贵族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士是留洋的读书人。同时又是一个实证主义思想盛行,讲究考据的年代。这样的年代天生是旧书古玩这类名堂市场交易特别活跃的年代。

到冯先生的晚年,旧世家从身体到思想到经济上都已经被消灭,新贵们大都是贩夫走卒之类的出身。要这些书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人又不要这些书。除了进图书馆,哪里还会有别的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