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2151 3
2009-04-09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2009-04-08

北京采取行动的时机到了吗?中国是可能以相对更为强大的实力,从全球信贷危机中脱颖而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并且显然是最重要的国家。

中国封闭的、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没有受到压垮全球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一连串有毒事件的影响。

在那些竞争对手经济停滞或收缩之际,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增长,尽管今年增长将会减缓。不断深化的危机,还使华盛顿痛苦地意识到中国目前对美国财政的影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持有数量庞大的美国国债以及房利美(Fannie)和房地美(Freddie)的票据。

这已导致一些人建议,中国应利用新获得的权力,更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监管的讨论中去,甚至有人更激进地建议,中国应以某种方式拯救资本主义。但中国领导层一直警惕此类言论。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期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在被问及中国进行救援的能力时,温家宝强调,中国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还不准备扮演某些人现在期望它承担的主导角色。他表示:“我不这么看,中国仍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北京强调,与其救援其他国家,中国不如保持自身经济稳定发展,作为自己对全球福祉的主要贡献。中国经济目前相当于全球产出的约10%。

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已明确提出,希望今年保持8%的增长率,并推出规模庞大的4万亿元人民币(合5850亿美元)财政刺激方案以支持该目标的实现。

除此之外,中国似乎对参与有关监管全球资本主义的讨论有些迟疑。在金融体系方面,中国尚未与发达经济体完全整合。

中国禁止进行为全球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灾难的许多衍生品交易,因此在如何更好控制交易方面没有多少技术经验。遭受重创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董事 长菲利普•汉普顿爵士(Sir Philip Hampton)谈到中国各银行没有多少有毒资产的风险敞口时称:“有时候,不复杂也是一种美德。”但这只会为中国带来这么多。

北京仅限于指责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举债引发的消费热潮,而不是加入有关监管的辩论。

尽管短期而言,中国谨慎地对美国的财政刺激方案表示支持,但就中期而言,中国还告诫美国有必要实施更严格的财政纪律。温家宝在3月份全国人大(NPC)闭幕之际表示:“我要求美国保持良好信贷,遵守承诺,并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

他承认对那些资产价值有一些担忧,反映出中国方面普遍相信,鉴于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美元价值迟早会崩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俞乔引用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解释美国投入更多资金以纠正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危机的决定。

他称,这相当于“饮鸩止渴”,并补充道,中国担心该实验最终将造成美元稀释——通过通胀或贬值——或者甚至彻底违约。

中国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机构中扮演更大角色方面表现迟疑,而这可能被外人视为一个黄金机遇。北京已对增加中国对IMF贡献的提议泼了凉水,称中国首先希望重新谈判目前向欧洲倾斜的投票权。

理论上,北京希望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它还没有令人信服地清楚表明:自己将怎样运用更大的影响力。

中国还支持那些对保护主义危险发出警告的声音。在近几个月出口下降25%之后,中国迫切希望阻止世界各国关闭贸易边境。

除了出口外,中国也在维持一个相当开放的全球环境方面具有战略利益。中国企业——可能受到政府的鼓励——继续在国外进行收购,尽管人们对国家入股西方金融机构提出了批评。

中国企业还在其它领域——特别是矿产资源方面——继续大举投资。最大规模的此类行动是,国有的中国铝业(Chinalco)拟出价195亿美元,增持其在负债累累的英澳矿业集团力拓(Rio Tinto)股份至18%。此举引起了争议。

不幸的是,北京的行动有时被认为破坏了自己的明显战略。

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部门上月否决了可口可乐(Coca-Cola)出价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Huiyuan Juice)的提议。这笔交易本来会成为规模最大的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

律师和银行家对该决定反应负面,他们称,这说明在牵涉到本国资产时,中国仍表现出保护主义本能。北京在20国集团(G20)峰会上的任务之一,将是让其他国家的政府相信其言行一致。

这将不会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9 19:29:00

不应低估中国银行业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 2009-04-08

出口、发电量、物价都在下滑。2009年中国的增长点在哪?有一个行业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在今年一季度加速扩张: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连 创新高。1月1.62万亿,2月1.07万亿,3月份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公布,但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政策宽松的大背景未变,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1万亿元。

去年全年新增贷款额仅4.92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将大幅扩张。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一些大行,今年一季度的贷款已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此前,温家宝提出的“5万亿元以上”不设上限的贷款增长目标,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信贷扩张将给中国商业银行业带来明显的利润增长,至少在短期是这样。虽然手续费收入增长较快,中国商业银行超过80%的利润依然来自存贷款利差收益。利差收益主要取决于净利差(NIM)和贷款规模两个因素。

由于存在降息的预期(CPI涨幅回落),1月按揭利率下调,存款定期化,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会缩小,但降幅不会很大。在银 行的生息资产中,贷款资产的利率平均为6-7%,其他生息资产如央行准备金、债券、短期拆借出资金的综合收益率在2%左右。大量低息资产被转为高息资产 (贷款),总体生息资产的收益率将提高,因此净利差降幅不会太大。

2008年四季度降息和定期存款比例增加后,规模最大的工行、建行的净利差仍维持在300个基点(3%)左右,降幅不到10个基点。即使2009年下降30-40基点,但只要贷款增幅超过净利差降幅,对利润的影响仍是正面的。

但中国境内投资者对银行业并不看好。比较香港上海两地上市的公司,目前A股平均比H股溢价约40%,但银行是溢价最低的行业之一(仅高于保险业),平均只有20%,最大的工行、建行只有10%。相比之下,航空业(国航、东航、南航)企业最低的溢价也超过100%。

国际投资者更看重中国金融服务业的长期潜力。欧美银行业正处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在低利率、低储蓄的条件下,欧美金融机构利用次级贷款和金融衍生 工具制造的巨大泡沫破裂了,银行家领走高额奖金之后,留下充斥着“毒资产”的资产负债表,等着政府(纳税人)的补亏空(包括预支纳税人后代的财富——财政 赤字)。

中国情形正相反,银行国际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在国内。除了外汇资产较多的中国银行外,在金融风暴中遭受的损失相对其资产规模,比例很小。中国自身则 是一个连年GDP增长超过10%,储蓄率超过50%的市场。2009年初,中国包括居民和企业存款在内的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突破50万亿元。和面临 储蓄不足,过度放贷的欧美同行不同,中国银行业的问题是产品线简单且同质化,远不能满足巨额储蓄的投资需求。

全国性国有控股银行将成为新一轮信贷扩张的受益者。新增贷款需求主要来自和政府支持有关的投资项目,特别是资本密集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占全部新增 贷款的30%左右)。来自私营企业的信贷需求依然疲软,或者难以获得贷款。一季度五大行贷款增速快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去掉期限短、利率较低的票据融资, 以建行为代表的五大行争夺长期贷款市场份额的优势更加明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9 19:32: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9 19:33:00

在中间业务(非贷款业务)上,全国性银行也将扩大领先。特别是拥有网点数量最多的工行、建行和在销售服务方面领先的招商银行。相比贷款业务,银行卡结算,理财产品销售,基金托管等服务可以给银行带来相对低风险的手续费收益,销售网络的规模效益是一个关键。

不过,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高度依赖贷款业务的盈利模式,不仅意味着短期利润增长的机会和长期发展的潜力,也是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所在。中国银行业在 完成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大为改观,这些都是在2003以来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条件下实现的,还没有经历过经济不景气周期的考验。经济下滑风 险的释放,新增贷款项目风险暴露都需要2-3年的时间。现在,银行逆周期投放大量贷款,虽无近忧,但有远虑(2008年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普遍超过 130%,但四季度不良资产比率开始反弹)

更长期的挑战是,商业银行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受到高度行政性干预的行业。对外资开放程度低,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利率依赖央行定价),商业银行自身的风 险判断、管理能力缺少市场竞争的检验。中国直接融资工具(债券、股票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未来非银行融资渠道的发展将对传统的贷款业务构成威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9 19:48:00
全球化是趋势,还搞这些清代没落的政策,就是自取灭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