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93 2
2011-11-20

“中国应放松金融管制”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北京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首份中国金融业评估报告中表示,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不断蓄积”,这种局面要求ZF放松其对银行、汇率和利率的严密管制。

对于中国在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加强监管方面取得的进展,IMF表示赞许,但同时警告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一系列短期风险,从基建工程违约,到影子银行业发展壮大。
“尽管现有架构有助于保持高储蓄率和高度流动性,但它也制造了资本配置不当和形成泡沫(尤其是在房产业)的风险,”进行这项分析的IMF团队负责人乔纳森•菲赫特(Jonathan Fiechter)表示。
“此类扭曲的成本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因此越早解决越好。”
中国央行表示,IMF这份报告总体上是富有建设性的,但有一些建议有失妥当。
“报告中还存在个别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观点,”中国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所提出的某些改革措施的具体时间框架和优先顺序等建议尚需结合我国实际深入研究。”
中国央行没有说明它认为IMF报告在哪些地方不妥,但表示,中国已在改革汇率、银行和整体金融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IMF为政策制定者绘制了一份粗略指南,表示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早期改革之一就是加大汇率弹性。
IMF称,与此同时,仍属国有、且受到ZF密切控制的中国各银行,需要在更加商业化的基础上开展经营。
对于房价下跌(这种情况已在过去一个月里开始出现,而IMF的评估早已完成)所构成的危险,报告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和抵押贷款人的杠杆率相对较低,这将缓解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但IMF也表示,若楼市回调与其它风险(如资本流出和股市大跌)同时发生,中国各银行“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IMF还表示,中国面临的一些新风险,是其在过去30年期间推行的改革的产物:“整个体系正变得更加复杂,市场、机构之间,以及跨越国境的相互联系不断增加。”
IMF表示,中期而言,相对僵硬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加上ZF对银行业的密切控制,“可能损及为维系中国未来增长而对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
IMF承认,其评估受到一些因素的妨碍,包括数据间隙和得不到保密信息。
这份报告是基于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去年6月至12月进行的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这是此类报告中首份关于中国的报告,此前这些评估在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管辖区每5年进行的IMF监测中,被列为一个强制性的部分。
译者/和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20 23:10:03
偏不放松,反而加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1 17:0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