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上这个论坛了,今天才发现自己帐号还在,看来可以重新做回新人了,即将就读农经研究生了,对农经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向各位前辈报道一下,希望多指教~~~
前年在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做调查时,就了解到劳务市场周边很多露宿的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可能也很少有人关注过。最近真正的实地去调研了一下,如果不是这次调查,我怎么会知道,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大都是露宿街头的呢?下面是具体的调查情况。
我和YS草拟了个调查提纲(附在后面),便在(2008-10-27)下午4点左右出发了,到安德门已经是五点多了,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是江苏乃至华东唯一的农民工劳务市场,2002年6月28日,安德门农民工市场成立,由政府主办。2004年1月,市场承办方改制后,市场开始民营。成立至今,大约15万人次的农民工从这里找到工作,约占同期进城农民工总数5%到10%。刚出地铁口,就看到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人穿着迷彩装,肩头一根扁担,扁担一头是卷好的草席之类的东西,另一头是一个水桶,和一个大包。他站在门口大声的说着什么,大致是什么毛主席,什么改革开放之类的东西,很吸引眼球。其实原来到安德门调查时也碰到过这类人,无非是工作没找到,或者受骗了,心理压抑,所以行为异常。我想刚才还是经过的是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几站地铁的工夫,已经像到了贫民窟,我默默的看了一会儿那位民工的“表演”,四周全是嘿嘿笑的人,我却没心情笑,我默默为他祝福一番,然后走出了地铁口,开始我们的调查。其实也不叫调查,因为农民工也已经烦了这种所谓的调查,所以我们在最初设计这次调查时,也只列了个谈话提纲,主要是想通过我们和农民工的交流,和我们的所见,对农民工的露宿情况有些了解。
在地铁口周围,已经有大概十多个农民工在打着地铺了,这就是他们晚上的“家”。我走近一个正在整理他“床”的大叔,问他是在这里住吗?想和他聊聊住的情况,他连看也不看我们一眼就说,不好意思,没有心情。我们只好另找其他人了。我们开始慢慢往安德门劳务市场方向走,已经天黑了,但是路上农民工模样的人还很多,陆续又有人拎着大包和席子往地铁出口周围走了,我想,这可能是他们露宿最好的地方了-----地铁周围可以防雨。因为安德门这边治安不好,我去年来时就碰见打架的人和那种喝醉酒在周围发酒疯的人,所以我们还是有些胆怯的。费了一些工夫,终于看到一个感觉面相和善的民工,开始了我们的第一份调查。
第一位被调查的是一个身体敦实的农民,他正在路上走着,没有带任何行李(后来才知道他是准备去吃饭的,行李在老乡那里)。他在花坛边坐下,我和YS一人一边,开始了和他的聊天。他开始一脸的紧张,后来慢慢也会偶尔露出憨厚的笑容。他是安徽人,原来的短工做完了,现在就回到了这边来露宿。他告诉我们,在这边露宿的人很多,都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因为这边有劳务市场,老板都会到这边来招工,所以来这边的农民工也多。他们如果找到工作了,就可以跟着老板走,50-70元一天,管吃住(真是像个奴隶市场)。但是最近工作十分不好找,所以这里露宿的人也就更多了。我们调查时其实担心露宿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健康问题,二是他们的安全问题。问到这两个方面是,他说,在这边露宿习惯了,也没有什么问题,白天累了,晚上露宿也就容易睡。这边治安还好,每晚都有保安在这边巡逻,我们后来也看到在离地铁站到劳务市场方向200米左右有个警察亭,在路边还有几个专用的报警电话。另外,他说城管原来也管过露宿的,后来太多了,管不了了,也就默认了,只有在南京兴建文明城市时不准他们露宿,还得查身份证。我说,你们怎么不住旅馆啊,听说每晚也就5元钱啊。他说现在旅馆已经十元钱了,在外打工也不是享受的,能节省就节省吧,艰苦一点就艰苦一点吧。另外我问到劳务市场里面找工作的问题,他说劳务市场里面是骗人的,收35元的证件费,然后如果能找到工作,就由单位再交20元的中介费。但是很多单位说的情况都是虚假的,去了后,才知道工资不是那么多,或者工作强度明显更大。所以很多人做了两三天又回到这里了,他说,哎,得转几趟公交车回来浪费了好多路费哦……我们结束了第一个调查。我觉得唯一庆幸的是,这里露宿治安还可以……
我们慢慢往劳务市场方向走,突然看到一位大叔在他的地铺上看报纸,我们走进一看,是参考消息。YS小声对我说,还是个文化人。我们和他开始了聊天。这份调查出奇的顺利,这位大叔一听到我们的来意就十分热情的说把你们的问卷拿来吧,我给你们填,我可是高中生哦。我们不好意思的把谈话提纲给了他,他一边和我们聊,一边在给他的提纲上写。他是山东人,他十分真诚的把自己的身份证,健康证从衣服中掏出来给我们看。他说,他其实家里比较有钱,他父亲是某石油公司退休的,他家里两层的楼房,家里也不缺钱,只是男人待家里也不好啊,而且孩子高三了,想到读大学要花很多钱,所以出来打打工,他在南京打工两年了,过年才回家,现在刚打完一份工,在这里临时住了2天了。他首先在提纲上用歪歪斜斜的字写下:“南京很好。”他很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刚喝了点酒,字写得不好的,他感觉南京很好。他马上又写下了:“对你们的来到我很高兴。”我们笑着说,自己也是想体验下生活,原来就来过安德门,还碰到打架了,感觉这边还是有些问题,所以现在又自己过来了。他说,那你们想听真话还是虚假的话啊?我赶紧说,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当然是想听真话啊。哎,原来他虽然说南京好,也是相对的,他也有自己的痛楚。可能是被我们的真诚打动了吧,他叹了口气说,哎,你看我天天都一定要喝酒,还不是心理压得慌啊,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在这里待着等,他甚至还提到因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工作更难找了。劳务市场里面是骗人的,我就只能整天在这里(他指的是他的铺位上)等老板来招人,有时到处转转,看哪里人围在一起,就大多是老板在中间招人。我问他天冷后怎么办?他开始又提到自己家里有钱,大不了回家,但是他在我的提纲上写到:“没有钱(指没有找到包吃住的工作),就住地铁。”突然,我看到他在我提纲上关于住5元旅店下面写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我的孩子上学,每月500元。从来不住(旅店),为子女。”虽然他一直显得挺乐观豪爽,并且好几次提到自己家里有钱。但是,我在提纲上又看到了:“工作太南早(难找)”,“安全没有保障”“来到南京不好过”。他把家里的电话号码也写给我们了,又对我说给他家里电话时不要说他在外面露宿……哎。最后,他很感激的对我们说谢谢我们和他聊天,关心他们。我也十分真诚的对他说,我们也很谢谢你,让我们对社会更加了解了,并祝他找到好工作,天气冷了,注意身体。这时,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眶湿润了,可能是对我们的感激,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压抑的生活,虽然家里可能已经是小康水平了,但是作为一家的顶梁柱,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他必须在外面挣点钱回去,他不得不背着家里在外面风餐露宿。
我们调查完第二份后来到天桥下,天桥上的地铁一过,听得我头皮发麻,在这种噪声的下,却有不少农民工在天桥下露宿。第三个被调查者是安徽人,一看就是个年轻精干的小伙子。他在这里住了半年了,当然其实也是和其他农民工一样,找到工作了就可以离开这里,工作完了又回到这里。他说的一些情况也和前面调查的农民工差不多,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突出一些前面没有讲到的东西。我问他怎么没有想过去其他地方找工作呢,他说南京相对来说更好,城管也没那么凶,不会赶人(指干涉露宿)。“其他人不是说这里劳务市场是骗人的吗?”我问到,他说,的确是,但是在劳务市场外面还是很多老板来招工,比其他地方好。一下想到《捕蛇者说》里面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同样是艰难的环境,南京还是个相对好点的地方。我问他生活方便吗?他说每次上厕所得花2毛钱(实际上有的农民工就直接随地大小便了),喝水就直接去旁边的拆迁工地喝自来水,要是想喝热水还得两毛钱一杯呢。看着他已经有些黑色的被子,我没有问他洗衣服,洗澡的情况。我想,这些对于出门在外的民工是个奢望吧。伴着又是一阵阵的发麻的地铁经过时的声音,我们结束了谈话,希望他能有个好觉吧。地铁每晚可是要开到11点的,而我们调查时,已经有很多农民工开始睡觉了,因为他们早上得早起,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怕更多人看到他们露宿;他们也尊重这个城市,怕影响城市的风景…….可是,这个城市为他们做了什么呢?
当天的最后一份调查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聊的时间最长的,以至聊到最后我们的手脚已经冰凉了。我们才在外面呆两个多小时,可是露宿的人是一夜又一夜啊(PS,昨晚下雨了,我不知道农民工们又在哪里“安家”呢?)最后一个被调查者准确来说不是农民工,他40来岁,从穿着上一看就是个城市人,只是说话时有时的憔悴和焦虑,让我能够感觉到他也是个在外奔波的人。的确,他是个下岗工人,96年就从煤矿单位下岗了,下岗前是单位里的做统计的,工资相当的高4000多一个月。下岗后去福州做过养殖,每年还能寄一万多回家,但是太累了,就到这边来找工作了。他说前几天还在旅馆里住,现在钱花的差不多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就只能在这里露宿了,他说要是向家里要钱,肯定就不至于在这里住了,但是一个大男人,实在不好意思,也想过回家,但是怎么能够钱都没挣到就回家啊。哎,我感受到和我聊天的是一个有自己尊严,又有些好面子的男人,在外艰辛的闯荡,想起《故乡的云》:“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他继续说,我在这边碰到的工作都是1000多元钱的,实在是太低了,我小孩马上就读大学了,我也40岁了,挣这么少的钱根本不够用啊。哎,真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男人,放不下自己的架子,怎么能够找到工作啊。我对他说,这边其实是安德门劳务市场,主要是找做体力活的,你又有技术,又有工作经验,应该去人才交流市场看看,还有最近有很多招聘会,可以去试试啊。但是,他总是很多担心似的,说自己只是高中文凭,另外听说有人去人才交流市场了,基本上没有老板。我不断的劝说他,让他与其在这里等还不如明天去南京其他地方找找。他说自己有体力,实在不行就去做体力活,并且表示会去其他地方试试的。后来又谈到他的孩子,哎,我现在才感觉到,读大学不容易啊,孩子得拼命的考试,做父母的为了大学的学费,就得像这位叔叔,像之前那位喝酒的叔叔那样露宿。而且这位叔叔对孩子很舍得,他说他刚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台8000多元的电脑。我脑海中浮现出他的孩子在另一个城市中,像其他城市孩子一样,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偶尔可能还会因为物质上的不满足闹闹脾气,可是他怎么知道自己的爸爸却在南京露宿街头,找不到工作,满脸焦虑。另外,我还想起他拿出他的晚饭,或者说他在南京的每顿饭,馒头加咸菜……从4000元每个月到现在的露宿,可见他经历了多少的折磨。他说,要是让他在这里再呆一个月,自己肯定疯掉。我真的很想帮助他,虽然我知道的也少,但是我看到他的情况我十分急切,我不得不做得像个招人讨厌的好为人师的家伙,对我的一个长辈进行教导,我是真诚,我只是想让他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找到合适的找工作的地方,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我想他是很有能力的,并且很多好企业是需要这种人才的,可是他偏偏来到安德门,这边怎么会有他觉得合适的工作呢。他十分感激的对我说,要是政府都像你这样关心我们就好了。我对他说,其实你是很有能力的,你可以多到其他地方去找找,一定会找到好工作的。他终于笑了笑,说:“谢谢”。
回学校路上,我和YS都很沉默,我们都不太想说话,的确我们看到了我们从未想到的,在安德门劳务市场周围,一百多农民工在露宿,那么每个城市的“安德门”又是怎样。本来是想写篇论文,再写点政策建议之类的,但是我现在真不知道怎么写那些所谓的政策建议。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在南京有个做个好梦的家,一个温暖的家。
2008-10-29
附:谈话提纲
Ø 调查地点、被调查者描述
Ø 您好,我们是XX大学的学生(学生证)。想和你们聊聊这里住的情况。
Ø 聊天提纲
1.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乡、身体状况、收入
2. 露宿的原因(多种原因):
⑴ 临时居住(1-2天)
⑵ 习惯住外面
⑶ 租房贵(5元也贵?)
⑷ 没有找到合适住处
⑸ 这里找工作方便
⑹ 没钱
⑺ 还有其他原因吗?
3. 住了多久?准备住多久?什么原因会停止露宿?
⑴找到工作
⑵天气冷了之后-------回家或者找其他住处
4.住的困难(包括原来住的困难)?
⑴城管
⑵ 安全问题
⑶ 健康问题(噪音、卫生、寒冷、酷热)
⑷ 生活方便(食宿、排泄、用水、更衣)
⑸ 其他困难?
5.每月愿意支付的房租、能够在这里支付的房租(就是除生活必须开支后剩下的钱)
6.调查5元住宿的条件
xuehe 金钱 +30 奖励 2009-4-27 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