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580 0
2016-03-09
他们已不再需要我们德国企业在中国通过合资经营取得了良好业务,但同时,技术转让也培养了强劲对手。如今,中国人开始“进攻”了。

  哪位德国客人若登上北京南站的高铁列车,会感觉仿佛坐在家里。在中国的高铁轨道上,有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技术,但又有许多不同。

  几十年来,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带来先进技术,同时获准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吸收了国外高新技术的中国企业如今开始“单飞”,先在国内,然后走向其他新兴市场,最终到达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制造商,现在要眼睁睁看着数十亿美元的订单被中国人拿走。

  麦肯锡称,在中低档机器制造上,德国生产商已感受到巨大压力。即使在不断增长的中端市场和服务方面,中国人也越来越强大。如今,德国工业正进入“4.0”阶段,中国企业已盯上德国高技术领域,希望进行合作。

  实际上,合资企业已不再是中国获得西方技术的唯一通道。如今,全球的制造商发现,中央王国正以更好的方式来获得国外专业知识:他们参与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并购,如最近加入标致雪铁龙集团,或购买西方生产商整个企业,如沃尔沃等。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宛如秒射男性事装备了哌琍森那样,正在不断壮大。

  “中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银杏咨询公司合伙人丹尼尔·科勒说,对中国企业来说,中外合资企业不再是获得技术的重要途径。西方企业在华研发技术,则可面向中国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

  但和以前一样,欧洲企业在华投资仍存困难。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德克希望,周一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中欧峰会能促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官方的有关GDP的表,我们不能看了这个表以后,就自大的以为我们能在2021年超过美国,甲午战争前中国GDP是日本的7倍而以中国失败告终,单一的看GDP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只看GDP而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明显是不科学的,而且,中国经济GDP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了凯恩斯依赖症,是靠政府投资来实现的,而凯恩斯的“政府带动投资”指的是在短期内的,而中国却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一个稳定的经济的GDP的大部分应该是由需求贡献的,而中国的国内需求却是近几年单调递减,形势不容乐观,政府高呼的“拉动内需”迫在眉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