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 经济观察报 761期 2016年3月14日出版
彭友 俞菁菁
A股陷入低迷,诸多资本运作也是唇亡齿寒。随着股价的持续下跌,此前不少披露了定向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破发几成普遍现象,目前不少发行价与股价拉开不止一个身位。在此情况下,为了力保发行成功,有的公司几番下调增发价,有的“随行就市”进行市场化定价。“现在不少增发方案,如果没有大股东自掏现金认购一部分,或是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外部资金基本都是敬而远之。”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如是透露。不过,另一方面,一些机构投资者却秉承“人弃我取”的原则,悄然大举吸纳筹码。他们相信,熊市捡来的廉价筹码,将在解禁期满后获得丰厚的回报。
定增频破发
3月10日,均胜电子宣布拟斥资近80亿元收购欧美汽车零部件资产。为此,公司拟定增不超过3.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亿元。不过,其发行价并非以停牌之前为基准,而是“公司股票复牌后另行召开的审议本次非公开发行定价等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以避免刚披露方案即破发的尴尬。果然,复牌当日,均胜电子便以跌停收盘,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均胜电子当日超大单净流出13039.49万元,全市场超大单净流出排名第7名。
实际上,类似定增复牌即大跌的现象在目前的市况下并不鲜见。据统计,截至3月9日,今年以来共635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完成定增,其中有140家公司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占比约22.05%。其中折价率最高的芭田股份,甚至超过了70%,此外还有富瑞特装、恩华药业等,折价率也均在50%以上。
其中,芭田股份在2015年5月25日停牌筹划定增事项,当时股价为26.65元/股。而7月28日的定增公告显示定增价格为不低于18.71元/股。但去年7月28日复牌后,芭田股份连收5个跌停板,直接跌破定增发行价。2015年12月9日,芭田股份宣布发行价格调整为不低于12.17元/股,然而2016年2月29日,芭田股份股价再刷新低,探至7.56元/股,再度大幅度破发。
同样,一些公司虽然不断调整定增价格,但最终还是被市场无情击穿。其中仁和药业去年9月披露定增预案,当时的发行价格为12.52元。而在复牌后,仁和药业股票随着市场下行遭遇滑铁卢,迫使仁和药业做出调整,发行价格下调为8.37元。3月4日,仁和药业披露第三次修订稿表示,更改发行价为不低于6.21元。
相较于“屡败屡战”铁心力保定增的公司,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权衡利弊后中途喊停,其中包括东江环保、天喻信息等上市公司。例如天喻信息公告称,鉴于公司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通过与发行对象、保荐机构等多方反复沟通,综合考虑再融资政策变化、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情况等因素,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定增模式生变
一些上市公司终止定增不仅是因为股市跌跌不休,定增寸步难行,在一定程度上,监管层对于定增出台的新政策也增加了定增的中断率。
2月底,监管层窗口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审核上,对于有较强市场约束的以发行期首日价格为基准的市价发行一切从宽;对于定价发行则一切从严。“定增资源错配等问题亟待解决,窗口指导刻不容缓。”申万宏源研报如是认为,“以此引导定增定价逐渐向市场化定价靠拢。定增市价发行将会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
监管层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定增模式产生改变。相关统计显示,2月份共有102家上市公司公告定增方案,其中有近80家公司采用竞价方式,占比超过75%,相比于1月仅56%的公司采取竞价定增,显然增加了不少。
如高德红外将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确定为该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期首日。此外,在澳柯玛3月4日的定增公告中,除了公司控股股东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不参与定价询价过程外,其余机构认购均要参与询价环节。此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修改定增计划,转向竞价定增。南华生物去年1月推出为定向定价募资方案,但在去年的股市波动中,公司市价大幅飙升,曾经是发行价格的五倍。今年在2月5日,公司修改了定增方案,在新方案中,定价基准日选择了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期首日。此外,还有唐德影视、威海广泰等都修改了定增方案。
对于监管层此举,上海某私募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以往参与定增往往会获取超额收益,而现在市场如此波动,定增不再稳受益,再加上监管层随市行价的政策,对质地较差的公司来说,再融资有一定难度,并且专业参与定增套利的资本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投机现象。”
掘金破发股
低迷的行情并非使所有人望而却步。经济观察报获悉,一些机构和大户正在借机悄然参与定增,吸纳廉价筹码。“现在资金对于定增股的选择标准苛刻得多,完全不同于牛市中竞相追捧的场景。”前述上海私募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
该人士续称:“实际上,由于定增存在一年的锁定期,只要判断一年后市场行情比现在要好,这些折价的股票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而且,不少投资人拿到股份后,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质押出去,盘活资金。”
正因如此,一些瞄准定增的基金也受到青睐。财通基金方面的消息称,财通公募定增2号——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型基金,仅仅两周就大卖超过30亿元,并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由原定的3月18日提前至3月4日结募。公司表示,财通公募定增1号产品——财通多策略精选混合基金在去年7月1日成立,以平均7.6折的价格中标了26个优质定增项目。财通基金去年下半年以来成功中标了110个定增项目,平均折扣达7.8折。此外金斧子财富等机构也有类似做法。
非但机构投资者,散户也有掘金机会。对于中小投资或者来说,不仅能以比大股东或是一些机构更低的价格购买股票,而同时又不受定增锁定期的限制,适合投资。尤其是即将解禁并且折价率较高的个股更值得关注。
招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相较于折价发行的定增,倒挂发行定增的增发价格向上的牵引作用更强,发行到解禁上涨胜率明显高于折价发行定增,而且发行到解禁的年涨幅是折价发行个股的1.6倍。
国信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称,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解禁临近和折价率高的标的。据国信证券统计,2016 年定增解禁的股票有492 个,其中113 个标的当前最新价格低于定增发行价,其中石化机械的折价率最高,价差超过了百分之50%。此外,常铝股份、国金证券、汉钟精机等个股折价率也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