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684 12
2016-03-16
是政策的弊端还是发展的必然
求大神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16 12:29:02
或许一不留神没计划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6 23:24:20
监管不完善导致国人买断全球,所以我感觉就是不是有效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8 19:25:02
王乾乾 发表于 2016-3-16 23:24
监管不完善导致国人买断全球,所以我感觉就是不是有效供给
监管的问题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9 00:34:02
笼统来说,就是产品没有人购买,造成产能相对过剩。

那么,产品没有人购买,可能是产品的质量不够好,等等。基本的原因是,人们没有钱来购买。


这里的人,指中外的任何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9 14:19:19

我尝试来回答楼主的问题吧!

我们假定一国的总产品价值为线段AB,然后在线段AB中取一点E代表一国的总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各占总产品价值部分的比例,AE表示一国的总劳动价值,BE表示一国的总企业利润,如图1:

图1.png

在图1中,我们假定E点处于理想状态,也就是当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处于E点时,供给与需求会达到均衡状态,那么,当E点处于非理想状态时,供给与需求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第一,当E点偏向B点时,企业利润会下降,企业利润降低会打击企业的投资意愿,最后会影响供给。事实上,当供给不足的时候,根据价值浮动原则,企业会提高产品价格,实际等于提升企业利润,所以E点偏向B点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从来都是过剩型的,而非供给不足导致的,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二,当E点偏向A点时劳动价值降低,劳动力收入降低的结果是,他们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来获得收入,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劳动力收入降低,所以消费降低,但是生产的产品量不变;另一种情况是,加班加点获得同等收入,收入不变所以消费不变,可是生产的产品量增加了。两种情况导致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产品量会过剩,而经济持续运行会导致过剩不断累积,最后一定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经济危机发生的过程分析

过剩型经济危机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上文说,当产品价值出现E点偏向A点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剩型经济危机,那么E点偏向A点的产品价值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首先我们要确定几个概念:

1、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的不断递增效应,

我们知道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而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而不断递增是毫无争议的,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

2、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

所谓生产效率提升是指,在同样的劳动条件下,其产出的产品量的提升,那么在这个时代渐次进步,生产效率渐次提升的过程中,理论上劳动价值与企业利润应同步提升,才能维持产品价值的理想状态,但是根据通行于经济学的自私人假定,企业不会提高劳动价值,原因就在于“同样的劳动条件”企业没有理由提高劳动价值,这就是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

根据生产效率随时代发展的不断递增效应,参考图1,我们就可以定义说,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总产品价值是会增加的,也就是线段AB是会有增长的。其次,根据劳动价值的静止惯性效应,线段AE不会有太多的增长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图2的效果:

图2

在图2中很明显可以看出,由于在产品价值总量改变的情况下,劳动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有的处于平衡状态的供需关系也必然会遭到破坏,过剩型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但遗憾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找到经济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所以经济危机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地不可避免地一再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