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04 14
2009-04-25
<p>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考</p><p>把地球设定为一个只有10人的小村落,8个工人,1个企业家,1个管理者,10个人需要生存,他们必须劳动,生产玉米;由于分工不同,这是历史原因,很久以前10个人都是劳动者,那是原始社会,有2个人得到机会一个成为资本所有者的企业家,一个成为村子的管理者,到现在社会变成了8个工人在劳动,企业家以资本占有者的形式占有工人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而管理者设定了税收,征收他的那部分玉米(社会价值)。如果平均分配社会价值,则8个人工人生产10个人的粮食,那社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中国50-60年代集体主义的事实证明,现阶段生产力的水平下,平均主义带来的是低下的劳动效率。</p><p>但事实是企业家要以资源所有者的形态,以利润的形式占有8个工人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个过程是:我们设定1个工人1年生产了10公斤玉米,企业家认为你使用了我的资源(土地)和工具(锄头),我要收取20%的产量,即2公斤玉米,这是我的利润,于是只给工人8公斤由管理者发行的玉米票;那管理者又认为,你们在我管辖内生产,受到我的保护,我要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分配的结果就是8个工人每人得到是10公斤玉米减去2公斤企业家所得之后的8公斤玉米,还要交纳所得税后,8*80%=6.4攻击玉米。企业家得到了8个工人的2公斤玉米,纳税后2*8*80%=12.8公斤玉米。管理者得到了每个工人和企业家的20%既8*8个工人*20%+16*20%=16公斤玉米。</p><p>最后分配结果就是工人每人得到了6.4公斤玉米,企业家得到了12.8公斤玉米,管理者得到了16公斤玉米。这里可以看到,2个不劳动的人却得到了劳动者2倍以上的收入。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剥削,是资本主义的实质,在这个10人村子里,社会一年的总生产价值为80公斤玉米,平均每人应当分配8公斤玉米,我们可以假设每年每人吃掉8公斤玉米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但工人只有6.4公斤玉米只能刚好达到温饱.企业家则剩余了4.8公斤玉米,管理者剩余了8公斤玉米,他们相对的过剩.这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马克思定义下的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为了追逐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一方面拼命的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尽量压低工人工资,这就造成了生产的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情况,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是社会生产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目前,国外这种危机正是参杂了这种情况;这是资本主义顽疾所在.</p><p>存在必有理,历史和实践证明,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制度比实践中的共产主义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87年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的市场化,或多或少的都借鉴了资本主义优秀的经验.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效率”。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企业家与管理者肃然不直接劳动,但他们组织劳动,管理社会秩序,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智慧,间接的参与了社会进步,他们得到的超额社会价值(玉米),企业家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管理者则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秩序,建设共同的家园。超额的这部分为他们下一步计划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支持;正是这种生产模式,是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比以前那种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先进很多。拿实际例子来说,这10人社会,经过3年的生产,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工人肯能只要花半年时间就能生产10公斤玉米,还有半年时间休息,3年时间里,企业家总共获取了38.4公斤玉米,消费以后剩下12.4的玉米。通过企业家的思考,他觉得还可以种上烟草这种嗜好品,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于是决定以这12.4公斤玉米为资本,雇用工人种植烟草,这就是投资,企业家获取的超额价值又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工人,工人能买到更多的玉米还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烟草,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社会进步了,对社会是有利的。同时管理者的作用在于:他经过思考,认识到从池塘到庄稼地这段道路太远(社会设施和生活环境不好),于是把多余的玉米作为报酬雇用工人修建一条水渠,这样村子生活环境以及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财富有返还给了工人,社会有向前迈了一步。<strong>社会总消费就是全部个体消费的总和,投资的意义在于把财富又返还给个体;投资就包括资本投资和ZF投资,最终的目的把社会总生产价值都消费掉,人类从劳动中得到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就是生命的进步意义。如果社会总生产都被消费掉了,自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效率是最高的,最快的,我们可以称这样的社会是完美型的社会。</strong></p><p>但是事实上,资本家和管理者出于某种原因,没有把其获得超额利润完全或者大部分以投资的形式返还给社会,而滞留在手上,那么社会总消费并不能消费掉社会总生产,则必然导致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发生生产紊乱,导致“生产过剩的”的危机,危机具备的特征为,社会产品销售不出去,资产的缩水,利润的下降,工人的失业……等等这些形式,危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化掉这部分过剩的社会价值。09年《福克斯》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5%,很好的证明这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当生产过剩的这些社会价值(由全社会生产的),以货币的形式掌握在ZF和企业家们的手中,必然会受到危机的冲击,当着多余的部分以各种形式消失掉以后,如资产的缩水,企业破产等等,社会总消费与社会生产总值又恢复到正常的时候,危机的目的也达到了,自然就消失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23:03: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26 07:37:00
"2个不劳动的人却得到了劳动者2倍以上的收入。"是很值得质疑的一句话.前面说是社会分工,而后面却说有人是"不劳动".看来有些分工是不劳动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6 22:07:00
2个不劳动的人却得到了劳动者2倍以上的收入,这是马克思说的剥削的本质,现在看来,不劳动的人是依靠智慧,并承担主要风险,以投资为手段谋取大量剩余价值的资本家,管理者则是依靠国家暴力机构等,谋取利益,成王败寇千古定律,他们同时也承担巨大风险,相比而言,劳动者的风险最小,所以收益最少,最稳定。分工由此而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22:05:00
以下是引用tangdao007在2009-4-26 22:07:00的发言:
2个不劳动的人却得到了劳动者2倍以上的收入,这是马克思说的剥削的本质,现在看来,不劳动的人是依靠智慧,并承担主要风险,以投资为手段谋取大量剩余价值的资本家,管理者则是依靠国家暴力机构等,谋取利益,成王败寇千古定律,他们同时也承担巨大风险,相比而言,劳动者的风险最小,所以收益最少,最稳定。分工由此而来。

现在的问题是,凭什么有人能享受这样的“美差”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和你一样是人,甚至我的智力高于你,为什么是你当资本家而不是我?问题就在这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22:57:00
以下是引用illman在2009-4-27 22: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tangdao007在2009-4-26 22:07:00的发言:
2个不劳动的人却得到了劳动者2倍以上的收入,这是马克思说的剥削的本质,现在看来,不劳动的人是依靠智慧,并承担主要风险,以投资为手段谋取大量剩余价值的资本家,管理者则是依靠国家暴力机构等,谋取利益,成王败寇千古定律,他们同时也承担巨大风险,相比而言,劳动者的风险最小,所以收益最少,最稳定。分工由此而来。

现在的问题是,凭什么有人能享受这样的“美差”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和你一样是人,甚至我的智力高于你,为什么是你当资本家而不是我?问题就在这里。

资本的起源来自资本的原始积累,拿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全体手工业者都是潜在的未来资本家,由于各自应对技术,管理,市场等等策略不同,以及各自目标不一,从而导致了其发展结果的千差万别,优胜劣汰;效率高的手工业者能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从而成为资本家。这是历史给予他们的机遇,也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为社会带来更高的劳动效率,推进社会的进步。

投资必然有风险,任何一个资本家的形成并不是一撮而就,每一次投资所带来的风险,都是资本家必须承受的;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就有风险控制的学说,只能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使其受到的损失最小,而不能避免所有风险。其实很多人仅仅只看到资本家们风光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承担风险时各种惊险的情况,以及资本家富有冒险和坚毅的精神。当人们在谈论资本家如何如何有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机会来临时愿不愿意去冒风险,比如说现在告诉你,囤积铁矿石能赚钱,你愿不愿拿你的全部家当,以及愿意向银行借贷个几百万去囤积铁矿石。这是人的性格差别。

但是历史是公平的,资本家投资失败的例子很多,跳楼自杀,到处躲债的比比皆是。但投资人数巨大,总会有人成功。

建议你可以去看看《我和潘石屹闯特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创业艰难。百度一下就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8 10:41:00

资本的起源来自资本的原始积累,拿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全体手工业者都是潜在的未来资本家,由于各自应对技术,管理,市场等等策略不同,以及各自目标不一,从而导致了其发展结果的千差万别,优胜劣汰;效率高的手工业者能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或者说利润,从而成为资本家。这是历史给予他们的机遇,也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为社会带来更高的劳动效率,推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自然是要尊重这些白手起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资本家的。但是楼主不要忘记还有一群不是靠自己奋斗来的,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谓资本家。就不说从封建社会继承来的财产(英国肯定有,我们估计很少),就拿现在官商勾结,侵占国家财产迅速致富的所谓资本家来说,这些人显然不是靠自己高人一等的智力取胜的,而是靠金钱靠关系靠法律漏洞,这样的所谓资本家恐怕现在不在少数吧。

任何人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他的劳动就应该受到人们尊重。在这一点上,我们改革开放前做得很不好,现在要改正,要尊重这些敢于拼搏的民族资本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