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essica8在2009-4-26 13:52:00的发言:仅管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陷入这样的泥坑而扼腕叹息,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我们完全可以不搞应试教育,让所有的老师教得轻松,所有的学生学得愉快,但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说句实话,我们国家根本无法为所有有学习需求的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不要说大学,就是高中也保证不了。原因很简单,国力还不允许。(这个原因其实很牵强。我国每年花在文教卫生上的投入大约是1100亿,而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用车费用高达9000亿。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随便一说即止。)既然资源有限,必然就有人要被生生地挡在学校的门外(或者说要被人为地剥夺受教育的权利)。那么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学校门里和门外的人群呢?惟有分数。这是目前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合理、最公平、最公正的手段。因为这是最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人为因素掺杂其中的。
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当教育资源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垄断时,它当然必定是稀缺的。相反,任何资源在开放后必定得到增长。因此,关键在于教育市场的开放,而不是狭隘地按目前的结构模式去理解教育。
为什么一个人一定要通过官办学校来受教育?为什么不承认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为什么不能做到“英雄不问出处”?
因此,解决教育的问题,必须打破“成才之路的行政垄断”。
sfhsky 金钱 +20 奖励 2009-5-9 8: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