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392 0
2009-04-26

近几年,房价的不断高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人民物质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我们总是把它归结为政府的腐败、房地产商的贪婪、国外游资的介入等等,所有这些原因都不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现在的局面;因为政府的腐败是一个层面的,房地产商不管有多贪婪、国外的游资不管有多大都是受政府监控的。我们政府在房地产的直管机构就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间接的管理机构有司法部、监察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家安全部、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等。如果这些所有部门都失职的话,那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在制定国家整体计划、在实行计划执行力方面还有什么作用?还要我们的政府一次次的介入、干预,而且政府越介入、越干预,房价越高涨。1994年当我们国家出现相同情况时,政府只是控制土地价格及银行贷款,房地产市场便回复到合理的价位。我们的人大委员长在上个月豪言:国家要永远都走一党专政的路线! 我们知道,一党专政唯一优点就在于它在执行政府的计划时所展现的高效力。所以所有这些原因我们都要通过表象来作深层次分析,通过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才能彻底剖析它背后存在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一个医生,就让我用手术刀一层层解开它的盛装、剥离它的腐肉,为大家展现它血淋淋的经济与政治的内在脉络与筋骨。

1和谐是什么?和谐是一种平衡、协调。是一种进步的力量,是公正、公平的社会现象,和谐的结果只有更和谐、以至无限和谐。

2和谐对于人民来说:是保持和维护生命的基本需要能得到基本保证和满足。和谐对于政府来说:是保持和维护政治和经济各个领域的有序平衡与统一。

3总的来说:和谐就是政府主导下文明社会里有机的秩序,代表着公正、公平、不偏不倚。能让人民美好、更美好、以至无限美好的生活。

4任何和谐都要付出代价。人民要付出努力的代价。政府不仅要保证经济的发展,还要付出开放政治权力的代价。

5人是一种不断需求永远很难满足的动物,当他的基本生活通过努力得到可靠的保障以后,就会转而去要求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要求美好、更美好、以至无限美好的生活。

6人的基本需要是衣、食、住、行、保持和恢复健康、教育、安全、消遣。更高层次的需要是精神上的道德与伦理的完善与补充。

7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物质生活的表现,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生活需求。

8道德与伦理是人精神上的上层建筑,它是建立的经济基础之上一种精神需求,所以也是人对团体对政治生活的渴求。

9因此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政治领域道德与伦理的构建与提升。

10道德与伦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二种:专制与民主。

11民主与专制等同于一枚硬币的二面,它们是在一起的双胞胎,转身之间就能模糊我们的视线。

12民主以人们的利益均衡为出发点,本身就是和谐最直接的诠释,是顺应道德与伦理最高级的形式。

13专制是反道德与伦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可以用强力甚至暴力制造和谐的假象,它只是一个模型或者是一个模型的多种变化,人民只是它们手中任意捏搓的一团腊,它们任意摆布的一尊塑像。

14专制制度下的和谐对于人民来说是一种假和谐,象狼与羊、猫与老鼠的游戏,在食物链的环节中是生态的和谐,是因为羊与老鼠太生机勃勃的缘故。

15在一个反道德和伦理的国度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既使能得到也不能保证有效的保障。当人民因为生活上的满足而诉求政治上的道德伦理时,专制肯定会使用强力在人民的基本生活之间、基本生活与道德伦理之间或直接在道德伦理之间设置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专制的保护主义官僚主义它不充许人民对它的政治制度作任何形式的染指及诉求。

16 这个障碍就是衣食温饱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及保障、无法追求完整的居住权、没有保持和恢复健康的条件、生活住行没有一定安全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所有生活之中的消遣都是低级趣味的、毫无美感可言的互相逐利的行为。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所表现的道德伦理也是僵化的自固的没有外延及一丝生机的思维。

17政府行为是一个可以简化的公式。人们的基本生活产生经济行为等同于经济基础的缩影,道德伦理是对生活的最高诉求与定位等同于政治制度的基本单位。

18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可以是相互相乘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相除相互衰减。决定因素是经济基础是否健康发展、政治制度是否完善健全。

19当经济基础的发展能为政治制度的完善健全提供动力的时候,它是健康的。如果不能够那么就存在问题:发展是畸形的或是虚造的发展。

20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热切的参与及干预政治制度,如果政治制度自封自闭不能付出它权力的代价的时候,它肯定压制经济基础的发展或者引导经济向畸形的方向发展。

21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是天平的二端。在它们之间政治制度永远是强势并取决定因素,它可以人为的设置自己的重量,可以为天平的另一端加码,也可以减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22现在市场上房价不断高涨的主要因素:就是政府利用政治制度的强势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设置障碍,在人们参与政治干预政治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23改变开放以来,经济上的改革已基本上结束了两种体制及两种体制对峙的状况,新经济体制稳居主导地位,经济基础的稳健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基本需求得到了基本保证,对社会道德伦理的需求也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24但改革三十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却一直裹足不前,政府中占主流的意识形态领域官僚主义思想及作风日益严重,仍然自封自闭不肯付出权力的代价,使新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严重阻碍社会现代化建设深入改革的前进步伐。

25那么政治体制就利用政治上强势为经济体制施压以维护相互间的平衡,用它那只隐形的手为经济基础减码,压制经济基础的发展或者引导经济向畸形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在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教育、消遣及道德伦理方面设置障碍。

26这样的障碍所造成损害是全方位的,但最严重还是表现在人们的居住、健康、教育、消遣及道德伦理方面。

27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房价一直高涨、医疗会不断成为焦点问题、问题教育(应试教育)问题不改、赌博现象充斥全社会,从而造成道德伦理低下沉沦的主要原因。

28在目前的经济基础发展中,占主要的也是房价、医疗、教育、赌博投机方面。所以它应该是一种畸形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房价。

29表面上看,高房价因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政府在天平的另一端不断的加码,这是政府的经济学家们最好的解释;但从人们的基本需要的分析,就产生了一个悖论,高房价永远也不能使人们的生活基本需要得到应有的保证与满足,所以它应该是在减码,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30经济发展的规律也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层次的满足。但目前的状况是,高房价确实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人民的生活却由此而更加困苦,生活水平更加艰难低下。为什么?这个悖论在深层次里肯定存在看不见的阴谋及陷井。

31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发展并没有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升,政治的强势力又怎么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呢?又怎么会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更高层次的满足呢?所有一切,我们都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32是的,就这样,在国家至上的国度里,经济也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为政治体制的僵化作出牺牲;就这样,政治与经济的天平才能得到平衡与统一。

33任何政府都有其政治与经济上的谋略;现任政府一方面是政治改革本身的已走入死胡同,一方面是这种政治体制下造成的官员普遍腐败致使它积重难返。不能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人民。

34房子是我们一生的向往,是我们的立足点,是我们的安乐窝,是我们靠岸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最终归宿;但是高房价让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背负着“房奴”称谓。

35高房价通过低按揭就得到需要,我们大半生甚至父辈的积蓄全部都付给银行按揭了,从此一无所有,以后的大半生还得努力按期还贷及付利息;这样的一生我们看似完满,但房子就象一付沉重的锁链使人们被驱使被奴役;也确实无愧“房奴”称谓。

36高房价,使消费者“寅吃卯粮”,为着避免一旦失业不能按期缴付款息,致使以前的本息也付之东流;只有老老实实的从事本职工作,老老实实的做国家机器下的奴仆,这样,人民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和从事于资本奴役的地位,这样,劳动就不再是人民谋生的需要,而变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37其实我们不应该自嘲自己是“房奴”,房子只不过是抵押给了银行,银行是国家的,国家是人民的,我们自己就是人民呀!岂有自己作自己的奴隶的原由。

38我们确实就是自己作为自己的奴隶。不记得多年前那里看过这样骂人的文字:“欠帐的,你还想反了不成”。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39人民是愚味的,不管他的思想走多远,道德伦理的操守有多高,只要在物质上经济上把他捆绑了,他的人身也就归依了,这样的人民是“国有奴隶”的代名词,甚至还可以成为政府腐败体制下的帮凶。

40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吧: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医疗行业、教育行业…….谁?不是在被奴役的同时也想尽一切办法去奴役别人,这是奴才的本质也是奴才无可奈何的心理报复。

41列宁说:“从事劳动并把劳动果实交给别人的叫做奴隶”。“房奴”也好、“国奴”也罢,都是奴隶称谓,我们一生中生产的物质财富绝大部分都被剥削被占有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被奴役的从仆地位。

42高房价,使人民在无法抗拒物质生活需要下,给智力和道德伦理的培育造成障碍,因为任何使物质生活变得困难的措施都会损害我们民族的道德生活。

43高房价,对政府来说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是政府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最无能的办法之一,也致使它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不能走得太远。

44高房价,在政治上它只是推行现行制度,保证及维护既得利益集团所攫取的特权,却损害了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伦理情操,它所带来的这种伤害是深远难以修复的。

45高房价,在经济上只是一拔苗助长的行为,因为投入到房产的资产,从投入开始以后它就消失了作为资本的效用,它只是一次性的征收到诸多的费用,从而消失了流通的功能,人民由于背负高款息的负担,在以后的二十年到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必定缩减其他各方面消耗性生活支出,也肯定造成其他行业的相应性萧条。

46任何官僚主义社会,统治阶层一定会通过介入、干预调整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来适应政治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越介入、越干预、越调整房价越高涨的根本原因。

47高房价是国家政治保护制度和官僚集团进一步瓜分人民财产利益的再分配政策,国家的这种强盗行为若换成私人,则称为“偷盗”,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置的;而政府则可以披着合法的外衣侵害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并强迫使其屈服。这样,国家便蜕变成一个特权利益的国家,政府便丧失了作为法律保障者去保护人民自由和财产的首要责任,成为一种集团利益压迫人民的工具。

48高房价是对人民敲骨吸髓的一种盘剥,是政府剥削人民的一种变相形式,表面上看低抵押政策给人民制造拥有房子机会,加速着经济的发展,刺激着资本的扩张。但是,它容易助长国内及国际间投机活动,虚假的价格也肯定会造成虚假的社会需求,从而加深资本条件下其他行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49房价多年不正常的高涨也给西文国家及财团制造着机会,国外的一些恶势力一直窥探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他们妄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炒做和做空中的经济,使中国经济殖民化。在房地产市场数千亿美元的涌入就是最好的说明,推波助澜的炒作使房价更加迅猛上涨,它所引发的危机将波及全中国人民;如果政府不及时调整政治及经济上的策略,再纵容房价的高涨,中国人民只有蒙受更大的损失。

50在任何一个社会,我们知道对房子需求最多是中产阶级的白领阶层,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是国家的后备力量;但是高房价却造就一大批社会精英奴隶。这是政府无能的情况下控制社会精英分子的最好方法,精英分子是最激进的对道德伦理要求最高的阶层,是专制制度里最不稳定的因素。

51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明明看到了这种折磨人民的种种不公正和压迫,及由此而引起的贫困,却居然心安理得的否认不幸的存在,以至成为社会及迎合呼和这个社会利益集团的理论奴隶呢?

52现在中国已不可否认的基本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伴随的政治制度如何改革才能与之相适应,已经不是一个执政党的问题,全社会都要担付起这个责任,建设我们和平发展、稳健发展的大中国。

53一个合格的政府便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的自由和财产的责任。使越来越多的人民依附于国家,而不是通过经济上巧取豪夺不正当的行为及政治上强迫保护主义来捆绑人民。这样的国度里残留下来也只是强权者及无奈的民众,促使中产阶级及精英分子出走,造成国家人才及财产的双重损失。

54高房价,对于人民来说是能得到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得到不代表能一直拥有;但无论如何,人民都因为高房价和这个社会秩序捆绑起来了,屈从于这遏制个人利益的社会秩序中,人民是无法克服也没有力量克服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民会惊恐会埋怨,但最终都会无奈的接受,无论多大的障碍生活总要进行下去。

55高房价,对于政府来说:无论经济发展如何,它目前的政治统治都能趋于稳定,人民的人身归依就是统一的最好注释,也许这也是和谐的另一种解释。

 

附:政治经济学循证: 

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的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2总的来说:社会的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但是,我们不能任意这样归纳总结:因为还有竖立其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作中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之一,他深刻地阐明了在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不能保护甚至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从而需要改革的情形。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因为上层建筑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着经济基础,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起着积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的局限性,它的作用在于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新的先进的上层建筑是摧毁旧的经济基础、促使新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而旧的腐朽的上层建筑则是维护过时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产生和发展、延缓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5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随着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和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逐渐转变为不适合,与此相适应,维护这个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就逐渐转变为阻碍生产关系根本变革、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的反动的力量。这时候就提出了根本变革上层建筑的要求。随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矛盾运动。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制约的,这表现在: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新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然后才有适应这一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和确立,才有可能逐步发挥和加强上层建筑对新的的促进与保护的作用。   

7在目前生产资料介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转变之中,经济发展速猛的情况下,这种矛盾的表现尤为激烈,上层建筑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具体环节,使上层建筑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它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作用,促使经济基础的发展,才能加强巩固它本身的制度,成为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形态转变的积极力量。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的上层建筑。它促进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并维护和巩固这个经济基础。第一,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第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9政治制度、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总是受经济关系发展和变化所制约。

10上层建筑是什么?列宁明确为我们点明:“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列宁选集》第2卷第44页)。

11列宁同时指出:“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 (《列宁选集》第4卷第441、442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