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1.2 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的均衡中,货币的供给为储蓄S,货币的需求为投资I,当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S=I,即S=KV(r-l)=I=KI(e-r)。
2.9.3.1.2.1 储蓄曲线
利率(interest rate)与储蓄量S(Saving)正相关,利率r越高,储蓄量S量越多;流动性偏好l(liquidity preference)与储蓄量负相关,流动性偏好l越高,储蓄量S越少。利率r是储蓄的动力,流动性偏好l是储蓄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决定储蓄量I的大小。储蓄转化率为KV,与储蓄量正相关,表示合外力与储蓄量之间的关系。储蓄公式为S=KV(r-l)。流动性偏好是留在手中的货币,在货币使用上具有灵活性,用来应对随时的使用,以防失去购买的机会。流动性偏好于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和TOC制约理论中的缓冲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过程的无停顿,防止扰动对使用货币过程的影响。环境的扰动越大,流动性偏好越大,战争中的扰动性非常大,流动性偏好也非常大。银行的准备金率也是一种流动性偏好,是一种缓冲,用来应对提款的需要。提款的波动幅度越大,准备金率则需要越高。

在横坐标为储蓄量S,纵坐标为利率r的坐标系中,SS为储蓄曲线。利率为l时,储蓄量为0。随着利率r的提高,储蓄量S增加。
a)流动性偏好l变化导致储蓄曲线的移动
原储蓄曲线函数为S=KV(r-l1),储蓄曲线S1S1与利率r坐标轴相交于l1点。流动性偏好从l1上升到l2,储蓄函数变为S=KV(r-l2),储蓄曲线S2S2与利率r坐标轴相交于l2点,储蓄曲线向上平移。在相同的利率rA下,储蓄量从SA下降到SB。流动性偏好l改变,将导致储蓄量S改变;流动性偏好越大,储蓄量越小。

b)利率r变化导致储蓄量变化
储蓄曲线函数为S=KV(r-l),储蓄曲线SS与利率r坐标轴相交于l点。利率从rA下降到rB,储蓄量沿储蓄曲线SS从SA下降到SB。利率变动会引起储蓄量变大,利率下降,储蓄量下降。

c)储蓄转化率KV的变化
储蓄曲线函数为S=KV1(r-l),储蓄曲线S1S1与利率r坐标轴相交于l点。储蓄转化率从KS1上升到KV2,储蓄曲线从S1S1变为S3S3。此处注意纵坐标是自变量,所以S3S3在S1S1下。在相同的利率rA和流动性偏好l的情况下,储蓄量S从SA上升到SC。储蓄转化率的变化影响储蓄量的变化,储蓄转化率越大,储蓄量越大。

2.9.3.1.2.2 投资曲线
预期利润率e(Expected profit)与投资量I(Investment)正相关,预期利润率e越大,投资量I越多;利率r(interest rate)与投资量I负相关,利率r越高,投资量越少。预期利润率e是投资的动力,利率r是投资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决定投资量I的大小。投资转化率为KI,与投资量正相关,表示合外力与投资量之间的关系。投资公式为I=KI(e-r)。

投资曲线与投资量I轴的交点为KIe,表示利率r等于0时,最大投资量I为KIe。投资曲线与利率r轴交点为e,表示利率r等于预期利润率e时,投资量I为0。
影响投资量变化的三个因素
(a)预期利润率e变化引起投资曲线平移
原投资曲线为I1I1,预期利润率为e1,投资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KIe1和e1。预期利润率从e1下降到e2,新的投资曲线向左移动,与坐标轴的交点变为KIe2和e2。在相同利率r为0.1的情况下,投资量从20万亿下降到12万亿。预期利润率e的改变会导致投资量I的改变,预期利润率e越小,投资量I越小。

(b)利率r变化引起投资量变化
利率r从0.1上升到0.15,投资量I沿投资曲线从A点移动到C点,投资量I从20万亿下降到12支每天。利率r的变动,引起投资量I的变动,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

(c)投资转化率KI的变化引起投资曲线的变化
原投资曲线为I1I1,预期利润率为e,投资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KI1e和e。投资转化率从KI1增加到KI2,新的投资曲线与纵轴的交点仍为e,与横坐标的交点从KI1e增加到KI2e。在利率r为0.1,预期利润率利益为e的情况下,投资量从20万亿上升到24万亿。投资转化率的变化会引起投资量的变化,投资转化率提高,投资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