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950 2
2016-03-30

2.9.3.1.2.3 货币市场的供需均衡

1)货币市场的均衡

投资曲线为I=KI(e-r),投资曲线与投资量I轴的交点为KIe,表示利率r等于0时,最大投资量IKIe。投资曲线与利率r轴交点为e,表示利率r等于预期利润率e时,投资量I0

储蓄曲线为S=KV(r-l),储蓄曲线与利率r轴交点为l,表示利率r等于流动性偏好l时,储蓄量S0

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较于E点,E点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均衡点。均衡利率为rE,储蓄量等于投资量,均衡的投资量为QE

                              

2)利率水平r上升,储蓄供给大于投资需求,有效投资等于投资

均衡点为E点,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E,均衡货币投资量为QE。当利率水平从rE上升到rG时,对应的储蓄供给量为QF,对应的投资需求量为QG,供给大于需求,产生货币过剩。由TOC制约理论可知,瓶颈大小决定系统的产出,此时供给的速度大于需求的速度,需求是瓶颈,需求的大小决定了系统的最大产出,所以有效投资等于总需求量QG

3)利率水平r下降,储蓄供给小于投资需求,有效投资等于储蓄供给

均衡点为E点,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E,均衡货币投资量为QE。当利率水平从rE下降到rM时,对应的投资需求为QN,对应的储蓄供给为QM,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产生货币短缺。由TOC制约理论可知,瓶颈大小决定系统的产出,此时供给的速度小于需求的速度,供给是瓶颈,供给的大小决定了系统的最大产出,所以有效收入等于总供给QM

4)可选的利率水平rlre

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较于E点,E点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均衡点。均衡利率为rE,储蓄量等于投资量,均衡的投资量为QE。当利率从rE下降到rM时,货币的供给小于货币的需求,有效投资量等于货币的供给QM。当利率从rE上升到rG时,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的需求,有效投资量等于货币的需求QG

在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利率水平r的上涨或者下降都会导致投资量Q的下降。一国的可选利率水平r(l≤r≤e)越大,即流动性偏好l越小,预期利润率e越大,表明其利率水平的灵活度越大,抗扰动能力越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强。

5)预期利润率或流动性偏好改变,货币均衡点改变

均衡点为E点,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E,均衡货币投资量为QE。预期利润率从e1下降到e2,导致投资需求曲线向下平移。流动性偏好从l1上升到l2,导致储蓄供给曲线向上平移。新的投资需求曲线I2I2与新的储蓄供给曲线S2S2相交于新的均衡点F,均衡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有效投资量从QE下降到QF。预期利润率的下降,导致有效投资量的下降;流动性偏好增加,导致有效投资量下降。

                              

当市场经济低迷的时候,预期利润率e会降低,而此时人们为了防止金钱损失,其流动性偏好会增加,从而导致新的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相较于一个较低的投资量水平,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工资和就业量。

6)投资转化率或储蓄转化率改变,货币均衡点改变

均衡点为E点,对应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E,均衡货币投资量为QE。投资转化率从KI1上升到KI2,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储蓄转化率从KV1上升到KV2,导致储蓄供给增加。新的投资需求曲线I2I2与新的储蓄供给曲线S2S2相交于新的均衡点G,均衡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有效投资量从QE上升到QG。投资转化率的上升,导致有效投资量的上升;储蓄转化率的上升,导致有效投资量的上升。

2.9.3.1.3 两市场的均衡

当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商品的消费C等于商品的产出O,即C=K(B-P)P=O=KS(P-C)P


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货币的供给S等于货币的需求I,储蓄等于投资,即S=KV(r-l)=I=KI(e-r)


设国民收入的需求为YDYD=C+S,国民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设国民收入的供给为YSYS=O+I,国民收入的商品的供给与投资之和。当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C=O,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S=I,当两个市场均达到均衡时YD=C+S=O+I=YS,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达到均衡。


YD=C+S=K(B-P)P+KV(r-l)


YS=O+I=KS(P-C)P+ KI(e-r)


以价格Px轴,以利率ry轴,以国民收入为z轴,在MATLAB中作图,得到两市场的均衡图,如下所示。


                              


蓝色向下的曲面国民收入需求YD,洋红色向上的曲面为国民收入共计YS,灰色平面为Z=0的平面。两个曲面的交线(红色箭头所指)就是均衡的价格水平P和利率水平r,对应的Z值为均衡的国民收入。交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商品市场的供需均衡以及货币市场的供需均衡,从而将2维市场的分析,扩展到三维市场分析。


这里只列举几种情况,因为可能的组合情况太多。


1)成本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


以成本分析为例,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成本C增加会导致供给减小,在图形中的表现为国民供给曲面与x轴的0交点向右移动,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会减少。假设成本从C增加到C1,则新的国民供给曲面与x轴的交点从C点变为C1点,新的供给曲面与国民需求曲面的交线变小,国民收入变少。


在上述模型中,共有10个参数可以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它们是供给转化系数K,消费者利益B,价格水平P,储蓄转化率KV,利率r。流动性偏好l,供给转化率KS,成本C,投资转化率KI,预期利润率e。每一个参数的变动都会影响均衡交线的变化。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分析中,我们已经逐个介绍了每一个参数对于均衡的影响,只不过此处参数的变化均衡的国民收入。


2)预期利润率下降,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下降


预期利润率从e下降到e1,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下降。



2)消费者利益增加,预期利润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


消费者利益从B上升到B1,同时预期利润率从e上升到e1,导致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上升,价格水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31 09:45:45
专家的见解就是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3:30: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