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1102 4
2016-04-01

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

有人说,他是一个独裁者;有人说,他是一位民族精神的捍卫者;也有人说,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家长”……


在近30年的中国商业史上,宗庆后都算是一个既具传奇色彩又富争议的人物。


宗庆后常说,给他最大影响的人就是毛泽东。当你走近他,走近他的饮料帝国,走近他的营销体系时,你都可以看到语气铿锵、笑傲江湖、唯我独尊的一代企业家,甚至连宗氏语言风格中,也依稀可以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他的影响。


成功的背后,从来不缺乏坎坷的故事,但颇受争议的宗庆后,却更富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宗庆后……


宗庆后,1945年10月出生于江苏宿迁,祖父曾是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父亲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因为政治关系,解放后的宗庆后父亲失去了在宿迁的工作,全家不得不在宗庆后4岁时举家迁回祖籍地杭州。

名门出生,奈何家道中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后的宗庆后就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然而,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1、42岁下海,誓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


42岁,已经是人到中年,许多不得志的人早已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转而把人生愿望寄托到下一代了。但42岁的宗庆后却是依然雄心勃勃,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


1982年,宗庆后辞掉了稳定工作,向亲朋好友借了14万元就承包下了当时连年亏损的杭州上海校办企业经销部。那样的岁月自然是艰苦的,企业又穷又小,宗庆后每天蹬着三轮车在杭州街头卖起了冰棍,风里来雨里去。


虽然艰苦,宗庆后却依然没觉得干劲十足,毕竟,这可是一份承载了他人生寄托的事业呀!


1989年,宗庆后带领校办工厂的百来名员工,成立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始研发自己的产品。“当时国内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就连方便面都是稀罕玩意儿。”或许是适应了市场,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一经面世便迅速走红。


1991年,宗庆后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拿出8000万兼并了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自此,宗庆后的事业进入真正的上升期,娃哈哈开始迅猛发展,宗庆后的身家也急剧上升。2010年、2012年、2013年,宗庆后三次问鼎《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



2、最“吝啬”的首富,年消费不超5万


发家后的宗庆后,生活作风、习惯却并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最常见的衣着习惯。


深蓝色薄西服、有些旧的腕表,一双黑面白边布鞋,这毫不起眼的着装就是宗庆后最常见的搭配了。他曾告诉媒体记者,一年消费不超过5万,每次坐飞机出差都是经济舱。


这就是宗庆后,他从不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这也是宗庆后的个性,他似乎并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他。


宗庆后开玩笑似地说:“(对吃穿)真的是无所谓。而且我穿的哪怕再便宜的,人家也不会认为是很便宜的。”


或许,宗庆后的追求从来都不只是金钱和享受,而是一份人生的事业。



3、达娃之争:从联姻走向诉讼再到和解


达娃之争被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最大的国际商战,从双方企业的掌门人,到中法两国元首都参与到这场商战中。


事情还得从最初说起:1996年达能与娃哈哈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款,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占有49%的股份。


2006年,达能派驻合资公司的新任董事长范易谋发现,宗庆后在合资公司之外建立一系列由国有企业和职工持股的非合资公司,范易谋因此要求用40亿低价收购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宗庆后拒绝了达能的收购请求。


于是,达能发起了一场针对宗庆后和非合资公司的全面诉讼,但最终以国内、国外数十起诉讼以达能的败诉而告终。2008年,在两国政府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友好和解。


在这场持续两年的达娃之争中,宗庆后一直都是强硬表态,在中国民族品牌成功阻击外企并购之际,他也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声援。



4、身陷绿卡风波,名流都爱移民?


国内很多企业家或名人纷纷改变国籍移民海外,而宗庆后也曾多次深陷“绿卡门”,他到底有没有移民打算?


在达娃之争正打得火热时,美国移民律师公开表示,宗庆后一直拥有美国绿卡,宗庆后所拥有的绿卡于1999年5月12日在美国加州发出。信息一经披露,就像是一根导火索,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媒体报道,除了宗庆后妻女之外,家族多人获得美国绿卡或已经加入美国国籍。


对此,宗庆后则是解释说,他曾经办过美国绿卡,“那个时候我们办的是罐头厂,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我在美国通过政府审批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后来我女儿到美国去读书,为了进出方便一点,当时申请了一张绿卡。”


宗庆后说,如果民营企业家都移民海外,实际上是最大的资产流失。



5、买一把扫帚都要批条的“独裁”董事长


宗庆后认为:“你去看看中国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而且是专制的。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而且开明。”


事实上,宗庆后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一个拥有150多个分公司、3万员工的庞大企业,只设一个董事长和一个总经理,而且都由他一人担任。业内也都盛传“甚至买一把扫帚都要他亲自批条”。


宗庆后的“独裁”,也是来源于他的勤奋。从开始创业到今天,在娃哈哈发展的三十来年里,宗庆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线市场。在娃哈哈,没有一位副总,总经理之下直接就是“中层干部”,这种“扁平、集权”的管理模式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无论争议如何,谁也不能否认半生沉潜社会底层,不理会任何管理和营销理论、全凭经验和直觉的他,是个洞悉中国社会生存智慧,且耐力、抗压力一流的商业天才和权谋老手。


如今,年逾七十的宗庆后依然活跃在市场最前线。他说,如果身体允许,希望工作到90岁。

从年少家贫到资产近千亿,他筑起了一个以饮料为基石的商业王国,让“娃哈哈”品牌驰骋全国,宗庆后的经历就像是一部精彩的故事集锦。


充满表现欲、果断强权的他极富争议,但也或许正是这样的个性,才让他在充满崎岖的创业路上,坚持了下来,并取得这样的成功。


作者:曾不闲

来源:首席营销官(ID:cmo1967)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专注于数字营销、互动营销、口碑营销的社交服务平台,分享广告、媒介、创意、公关、品牌、互动营销等领域的资讯.

转载自CEO圈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 19:30:57
买一把扫帚都要批条? 那不得累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4 00:27:51
yyj_1976 发表于 2016-4-1 12:07
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 有人说,他是一个独裁者;有人说,他是一位民族精神的捍卫者 ...
买笤帚这个事情有点夸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4 19:51: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8:25:33
过于关注细节,战略方面往往有缺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