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64 16
2016-04-10

摘要

社会产品可分为二大类,一是实物产品,二是金融产品,两类产品分别积累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以收入作为观测起始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呈“收入-产品-资产-收入”的循环,整个经济循环可分实物循环和金融循环。实物循环是进行实物产品生产,满足消费、投资需求的循环,它由居民、厂商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构成。金融循环是进行金融产品生产、积累,实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循环,它由金融机构、投资/投机者和储蓄市场、投资市场组成。

从微观看,大多数居民是通过人力资产禀赋进入实物循环,厂商通过募集的资本参与实物循环,对于金融产品,如剔除复杂的表象,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是一个生产金融产品、积累金融资产的过程,将货币融通需求加工成产品予以出售,同样构成一个“收入-产品-资产-收入”的循环。

社会资产由货币、人力资产、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四部分组成,货币虽然不能带来收入,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为人们对其他资产选择提供机会和流动性,从宏观看,收入购买产品,产品积累资产,资产形成收入。人们总是按照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原则将资产总量作最大化的扩张,这种扩张最终会在资产边际收益为零时达到平衡。由于资产收益不确定,人们会通过产品的买卖来调整自身拥有的资产总量与结构,当资产收入大于其成本时,购入产品,扩张资产,反之,出售产品,压缩资产;当金融资产收益大于实物资产时,增加金融资产(减少实物资产)份额,反之,减少金融资产(增加实物资产)份额,如此不间断、反复扩张、压缩和调整,最终,在资产与收入之间形成一相对稳定的倍数关系,这种倍数关系最终在宏观上表现为货币供给量对社会总资产的乘数。

实物循环是整个经济的价值创造核心,金融循环则是价值创造的“催化剂”,它们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有机的系统,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健康(供需均衡、经济增长、就业充分等)、疾病(失业、通胀、产品过剩或短缺等)、垂危(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状态,一般情况下,健康时自由放任,疾病时则相机决择,垂危时改造系统。ZF所需要做的就是快速、系统地收集汇总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寻找一系列反映经济循环健康状况的指标,在遵循市场优先、价值侧重等原则的前提下,逐项开列针对某项、某些不健康指标的综合治理“药方”,确保经济呈递增式循环。

关键词:收入;资产;经济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0 20:53:52
一、引言
凯恩斯先生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偏好的存在得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结论,主张通过ZF干预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诱,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来“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之境”,这就是凯恩斯先生创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限制,未免留下一些的瑕疵。
1、未考虑存量因素。
凯恩斯模型是建立在诸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供给、需求、有效需求、投资、消费、储蓄、利率等变量变化及变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这些变量大部份是属于一个时期内的流量,对于这些流量所形成的存量、及其各个存量与所对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几乎很少涉及,这样建立起来的理论就象一部行进的汽车,只计时速而不管开了多少路程一样,难以揭示整个宏观的运行状态和规律。
2、忽略投机影响。
投机是一种不增加供给的逐利活动,它既不属于消费,也不属于投资,更不会带来产品产量的增加,至于能否增加就业,也许只是“就业”了投机者自己。
从萨伊定律可知,供给确实创造了需求,但不全为有效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衡量需求,需求=消费(C)+储蓄(S),从实际需求的角度来衡量需求,需求=消费(C)+投资(I)+投机(R),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储蓄在转化为投资时,存在“变异”成投机的可能,即储蓄(S)=投资(I)+投机(R),只有投机为零时,储蓄才等于投资,供给创造的需求才能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对于投机,凯恩斯先生只是在分析流动偏好时提及,随后的分析则将其与投资混淆在一起,完全忽略了投机对有效需求的影响,难以在数量关系上为“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非自愿失业”提供支持。
3、单边调控。
在自由市场体系中引入ZF干预是凯恩斯先生对宏观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凯恩斯理论中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厂商在有效需求增加时会自动地增加产量,因而,他所倡导的干预也就只限于单边——通过财政赤字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客观地说,这种单边的需求管理方法将资本主义从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拯救了出来,也给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带来近二十年繁荣,但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市场对这种干预政策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厂商逐渐发现在有效需求增加时,提高产品价格远比增加工人、追加投入来提高产量便捷得多,固步自封的单边调控政策实施的结果却不是繁荣,而是通胀、滞胀,其缺陷与局限逐渐暴露。
4、单项变量代替总体变量。
如就业,客观地说,就业量与总供给高度相关,若技术水平不变,两者几近于成正比,也许出于政治需要,凯恩斯先生将其提高到很重要的位置来论述,以致于用之代替总供给,但是,就业量毕竟是影响总产量诸多变量的其中一个,除就业量外,还有实物资产的数量、技术水平等,用就业量代替总供给,这就隐含了以局部变量代替总体变量错误。
上述遗漏、疏忽只是凯恩斯先生所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细技末节,不致于会动摇相机决择政策的必要性,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之所以出现上述遗漏、疏忽是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本文试图用一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经济循环来重新演绎、归纳魏克赛尔的自然利息率和托宾的资产理论,并用之解释收入-产品-资产几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0 20:53:53
原文较长,按章节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0 20:54:24
二、经济循环
1、两类产品和资产
实物产品是厂商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需求而生产的、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物品,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技术或它们的组合,可分类为消费类实物产品和生产要素类实物产品,消费实物产品用于人们自身及家庭的再生产,形成相应的人力资产,生产类实物产品则用于实物产品的再生产,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实物产品数量分别为消费类实物资产、要素类实物资产。
实物产品是现代经济中的真实财富、价值载体,其生产的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这是整经济活动的中心和目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所言 “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和将来提供商品或服务”。
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在货币融通过程中生产的各种权益契约,包括存款、贷款、债券、票据、股票、保险以及或它们的衍生物。它从实物产品演变而来,是实物产品的影子产品。
金融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通过货币融通进行收入跨期配置的过程,即金融“厂商”将一部分居民、厂商收入的节余转化另一部居民、厂商的消费、投资及投机,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厂商”既为实物产品生产和交换提供融资,也为金融产品生产和交换提供融资,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金融资产按融资方式可分债权类金融资产和权益类金融资产。
因此,现代经济主要生产二大类产品,一类是实物产品,另一类是金融产品,分别积累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实物产品又可分为消费产品和要素产品,分别积累消费资产和要素资产,消费资产可转化为人力资产。上述诸资产加上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资产,人们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有4种: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人力资产。
2、两种经济循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循环的。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如是,任何产品的生产均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以环形回路的方式进行,无论以环形中的任何一“点”——或货币、或产品、或资本、或资产等作为参照,运行一周或几周后会返回“原态”。无数个产品-资产的循环构成整体的经济循环,按产品大类来划分,现代经济主要由两种循环组成,一种是生产实物产品的循环,称之谓实物循环,另一种是生产金融产品的循环,称之谓金融循环。实物循环是整个经济体的价值创造核心,处于整个经济循环的中心位置,金融循环是从实物循环中衍生出来,并通过货币融通为实物循环的价值创造提供“催化”,它处于实物循环外围并包含实物循环。
实物循环:该循环由居民和企业、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构成,在该循环中,居民向厂商提供要素产品、厂商向居民提供消费产品来实现循环;代表需求的货币则沿着产品流动的相反方向流动,即厂商向居民支付要素产品的对价货币,居民向企业支付消费品的对价货币。
金融循环:该循环由金融机构和投资/投机人、储蓄市场和投资市场组成。在该循环中,金融机构将人们的货币融通需求“加工”成债券、股票、票据等金融产品直接出售给金融消费者,或先将人们的货币需求初“加工”成诸如贷款之类的金融半成品,再精“加工”成存单、基金、保单等金融产品接出售给金融消费者,货币则沿着金融产品流动的相反方向流动。虽然该循环功能还包括支付清算、信息咨询等与货币融通无关的服务,但其本质上是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的循环。
收入和支出是实物、金融二个循环的连接点,以收入作为循环分析切入点,整个经济循环运动分以下四个阶段:⑴收入获取。人力资产——工资、要素资产——利润,金融资产——利息与分红,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人力资产是其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只要其进行储蓄、投资/投机,自然会积累其他两类资产带来的收入。⑵产品购买。居民根据效用原则最大化原则购买消费产品,以满足人们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需要,维持人力资产再“生产”;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购买要素产品;扣除上述二项支出,收入的其余部分或保留现金,或购买金融产品。⑶金融配置。金融机构对因购买金融产品而流入金融循环的货币进行配置。配置后,流出金融循环的货币可能大于流入金融循环的货币,也可能正好相反,即储蓄不一定等于投资。⑷资产积累。消费产品积累消费类资产,进而维持人力资产再“生产”、积累,要素产品积累要素资产,金融产品积累金融资产,最后,所积累的各类资产通过经营活动产生收入,进入下一轮循环。
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产品生产与积累的历史,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什么样的资产,什么样的资产组合决定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产品与资产构成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3、循环特性
实物产品的循环特性:⑴循环的完成需要一个自然的时间周期。从储蓄到资本,虽然可以在现代金融的支持下短期内解决,但从资本到要素资产、再从要素资产到产品确实存在一个自然的“生长”周期——生产时间,此外,对实物产品效用的认识、体会也有正常“时滞”。⑵循环的规模受边际限制。实物产品供给的边际产量、边际收益及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共同决定了实物产品的产量和资产规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物循环的规模。⑶循环的逐利方式主要为“多头”,即预期产品价格高于要素,先低价买进要素,生产出产品后再高价卖出产品,以获取差额收益。
金融循环特性主要表现在:⑴循环无“时滞”。金融产品大多是一种契约产品,契约的签订可以在瞬间完成,因而其的生产、交换时滞可以为“零”。⑵规模不受边际限制。金融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其生产以货币为可变要素,边际产量不会随着投入的单位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也与其边际产量无直接的相关关系,从需求看,投资/投机者“消费”第一份金融产品与第n份所取得的效用相同,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⑶“双向”逐利方式。在金融循环中,可以通过“多头”、“空头”,即“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方式进行逐利。
实物循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性质特性决定了实物循环规模的增长是一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金融循环是人们进行货币融通的循环系统,它不仅为实物循环中的实物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货币融通,同样也为金融循环中的金融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货币融通,若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定,金融循环中留滞的货币增加,则实物循环中的货币减少,反之反然。
金融循环的“零”时滞、无边际限制、逐利双向等特性为金融产品无节制地生产、金融资产无节制地扩张提供了可能,尽管从理论上而言,金融产品是取得未来实物产品的一种“迂回”,但是人们之所以生产、需要并不是因为其稀缺,而是追逐其回报,当实物循环因技术、效率、人才和人力等瓶颈限制而不能满足其继续生产条件时,金融循环中的投机者可能会另辟蹊径,在循环内部“抬市”、“造市”、“创市”,疏通货币与产品、产品与产品套利渠道,寻找廉价货币的出路。金融循环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于:只要在金融产品之间存在套利空间,金融产品就可能会被无节制地生产出来,金融资产可能会无节制地扩张,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金融资产总量与其物质基础——实物资产逐步脱节,最终的价值“迂回”可能无法兑现。
经济学对实物循环的认识,经过几百年发展,从供给到需求,从微观到宏观,其理论已经相当系统和完整了,但是对金融循环,理论仅侧重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及衍生产品的研究,只能说是还停留在微观层面,而对于宏观层面上问题,诸如:货币与金融产品、金融资产的关系如何?金融产品产量与实物产品产量的关系如何?金融资产总量与实物资产总量的关系如何?目前理论界却很少涉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0 20:55:05
三、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
自然利率是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提出的,为了阐述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威克塞尔假定了一个物物交换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所借入和归还的标的均以实物(资产和产品)替代货币,偿付的利息也以借入实物资产产出的实物产品计算,借入实物资产所产出的实物产品就是自然利息,其与所借实物资产的比就是自然利息率。威克塞尔之所将自然利率放在物物交换经济中分析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模型中,可以剔除货币到资本、资本到资产过程中非价值创造因素对收益的影响,从偿付能力来衡量,真实地反映借贷资本可以从实物资产的收益中所能“分成”最大的比例,根据边际原则,自然利率应等于厂商的平均利润水平。与自然利率相对应的市场利率,在威克塞尔著作中则表述为由借贷决定的货币市场利率,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产品、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极大地丰富,仅用借贷市场利率已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货币融通的价格,进而代之的应当是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
对自然利率理论应用,维克赛尔仅限于“消费品的供给、生产资料的供给、用于消费品的收入和用于资本品的收入”这四个部分,即实物产品和实物资产的范围内,不能圆满地解释“因利息率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向上向下两种变动过程”所“累积”的资产去向问题。面对双重经济循环,若自然利率以实物资产收益率代之,市场利率替换成金融资产收益率,“自然利息率理论”(注:笔者将其称之为资产循环积累理论)可重新表述为:
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大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类的实物产品的支出增加,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减少,投资扩大,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居民对消费类的实物产品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逐步推动物价上涨。反之,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小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厂商对实物产品(主要是生产要素)的选择减少,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增加,投资缩小,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下降,居民对消费类的实物产品支出减少,总需求下降,库存上升、要素闲置和失业增加。
两类资产收益率差异所诱导的各种变量变化,“均带有积累的性质”,并且这种“积累”会逐渐反映在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中,进而反过来影响两类资产收益率。居民对实物产品的选择构成消费,对金融产品的选择构成储蓄;厂商对实物产品的选择构成投资,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则构成投机(不排除部分间接转化为投资),消费、投资积累实物资产,储蓄、投机积累金融资产。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大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大于储蓄,实物产品产量增加,实物资产积累加快,反之,当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小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小于储蓄,实物产品产量下降,实物资产积累减慢,只有在预期实物资产收益率等于金融资产收益率时,投资等于储蓄,实物资产增量等于金融资产增量。
市场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相对应,由货币融通两方决定;自然利率与实物资产收益率对应,由厂商利润水平决定。在自由放任状态下,两类资产间的收益存在差异是一种常态,反倒是其均衡则是难得一见暂时现象。一般情况下,两类资产的收益率走势呈波浪形周期性变化,彼此交替上升或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大于实物资产收益率,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会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直至金融资产收益率超过实物资产收益率,这时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趋势出现拐点,开始下降,并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当金融资产收益率降至小于实物资产收益率时,实物资产收益率上升拐点出现,开始上升,并带动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进入新的一个波动周期。两类资产的收益率波动和差异变化决定经济的枯荣。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一是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政策影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由于利率本身就是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基本构件,利率政策对金融资产收益率影响是直接的,又由于利率政策需要通过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影响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因而,利率政策对于实物资产的影响是间接的。过高的利率自然会抑制投资,但是,过低的利率,特别是在实物资产收益率低于金融资产时,会开启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套利之门,由此而增发的货币所带来可能不是投资、消费,而是投机。因此,利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根据自然利率水平而定的利率政策也许更能发挥利率稳定经济的作用。二是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税率来校正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偏离,当实物资产收益率高于金融资产时,投资过盛,经济过热,在不降低税收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实物资产的税率,降低金融资产的税率,反之,当实物资产收益率低于金融资产时,为防止投机过盛、有效需求不足,可在不降低税款收入的前提下,降低实物资产的税率,同时提高金融资产的税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0 20:56:18
四、资本与资产
经济循环中的变量可分流量变量与存量变量。某一时期内发生的数量(或增或减)可称之为流量,某一时点的积累数量可称之为存量。变量之间的比较应当是流量与流量、存量与存量之间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将流量与存量的比较是无意义的,至于流量与存量的关系则为: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积累为存量,可用如下这一方程表示。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流量减量+本期流量增量。
产品是一个流量变量,资产是一个存量变量,并由产品这个流量变量积累而来。如果要对资产下一个定义,那么,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产品和服务,系由资本所购而来,以客观存在“物质”表现,由于资产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出售,资产能带来收入;同样,收入也是一个流量变量,资本也是一个存量变量,资本是储蓄的募集,由收入积累而来,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借贷而来的是负债资本,收入积累而来的为权益资本。
资本与资产是整个经济循环中两个相连的节点,所募集的资本既可配置实物资产,又可配置金融资产。资本配置为实物资产,货币进入实物循环,有利于促进产量、就业的提高;资本配置为金融资产,货币进入金融循环,有利于新的资本形成。至于资本是配置给实物资产多些好,还是配置给金融资产多些好,这确实需要视整个经济循环情况而定,从表面看,货币进入实体循环与宏观经济目标直接相关,应该支持实体循环为主,但是,在实物循环面临货币过多、需求过剩,存在通胀压力的情况下,货币留滞于金融循环中投机却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