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6489 10
2016-04-13
       现在想通过用动态面板的方法考察2009-2013年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就看到了陈强的那本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里面在介绍差分GMM和系统GMM的时候,都给出了操作命令和实例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如下几个问题:
        1.其中关于滞后值选择的原理不甚明白,书中业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例如在我需要研究面板数据中所要用到的这个命令中:xtabond  lnpgdp,lags(2) maxldep(3) endogenous(  agg,lag(0,1)) endogenous(  lnlpgdp,lag(0,2)) endogenous(  agg_lnlpgdp,lag(0,2))  endogenous(  agg_sqr,lag(0,2)) twostep vce(robust)。lags(  )和maxldep(  )这两个个括号里到底应该是几?当然肯定lags括号里必须大等于1,然后小等于3,而maxldep应该也是如此(其实这个范围也是我试出来的,具体什么原理也不是很清楚),以及后面关于解释变量中的lag(  ,  )到底应该是(0,1)还是(0,2)也不清楚。而且输入不同的滞后值,结果相差很大,有的时候,agg的p值小于5%,有的时候又超过90%,令我很困惑
        2.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参考了潘文卿的《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这篇文章,最开始解释变量除了集聚水平Agg,集聚平方项Agg_sqr以及集聚水平与滞后一期的人均GDP的交互项Agg_Lpgdp以外,还有类似人均固定资产投入,教育水平,人均R&D,政府作用,开放程度等解释变量,但是出来的结果确是当解释变量仅为上面这几个Agg_sqr,Agg,Agg_Lpgdp时,有时agg的p值还会非常小(也是试了不同滞后值的组合之后才出来的),但是当加入更多的解释变量时,agg的p值最小也要30%多,不知道是为什么
        3.在解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有一个著名的威廉姆森假说,即空间集聚在经济发展初期能显著促进效率提升,但达到某一门槛值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小,甚至不利于经济增长,拥挤外部性更倾向于分散的地理空间结构。也就是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呈现倒U型曲线的,但是我得出的结果(以Agg_sqr,Agg,Agg_Lpgdp为解释变量)却是当agg的p值小于5%,首先agg的系数为负,也就是说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另外agg的平方项的系数却为正,也就是说,此时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曲线,与威廉姆森假说相反,不知道是我哪里做错了  
    希望大家能够帮助解答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3 11:13:27
希望能有人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3 12:35:24
希望能有人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3 15:43:46
zzuzzu 发表于 2016-4-13 10:29
现在想通过用动态面板的方法考察2009-2013年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就看到了陈强的那本 ...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3 17:19:45
希望大家能够帮助予以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3 17:24:27
滞后阶数需要你去一次次实验,直到得到合适的结果。任何模型都有缺点,总体上合理过得去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