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行政行为可诉吗【特点】不可诉_抽象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要件
抽象行政行为可诉吗【特点】
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即它针对的是某 一 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 约 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后及力,它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 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
3、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 法 律特征,并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发布等一系列程序。
4、不可诉性。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如果相对方对抽象行政行为有 异 议,认为它们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抽象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要件
抽象行政行为的有效成立,是指抽象行政行为在完成其法定程序,具备相应法定要件后正式 对外发生法律效力。
1、行政立法有效成立的要件
(1)行政立法经享有相应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讨论决定;
(2)行政立法经行政首长签署;
(3)行政立法公开发布。
2、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大体与行政立法相同,但不及行政立法严格。其区别主要有三 :
(1)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成立不以相应行政机关正式会议讨论决定为必要要件。
(2)行政首长签署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必备要件。但一般的抽象行政行为既可由正职 行政首长签署,也可由主管相应行政事务的副职行政首长签署。
(3)公开发布也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必备要件。在这一要件上,行政立法与一般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是:行政立法必须以行政首长令发布,并在法定刊物上登载,而一般抽象行政行为则可以以一般行政公文的形式发布,其既可在正式出版物上登载,也可以布告、公告、通告等形式在一定的公共场所或行政办公场所张贴,或者通过当地广播、电视等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