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郎咸平“出场费”数月涨一倍 “你们要知道,我的出场费是上涨的了。目前是15万,不过具体价码也是可以谈的。”3月17日,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经济学家郎咸平一个经济问题时,他这样表示。对于记者的问题,他“拒绝发表言论”,给出的两个理由是“这个问题不是我所想回答的问题”和“我很忙,明天去北京,参加个演讲,之后请我吃饭的人都排成排,应付不过来”。郎教授因当年“郎顾之争”一炮而红,现在又因金融危机而频繁亮相。在去年上半年我省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被扣除了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陕西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据主办方表示,当时还是“通过一些关系找的”。由此看来,短短数月,郎咸平的报价已涨了一倍。
镜头二:金岩石提前一个月预约都没戏
经济学家现在究竟火到了什么程度?或许3月20日本报记者与北京某公关公司工作人员的一段对话,能从另一侧面说明问题。
记者:举办一个有关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论坛,邀请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能请来不?
公关公司:论坛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记者:4月中下旬。
公关公司:恐怕不行。金老师4月份的档期已经全部满了,想请金老师只能等到5月份以后了。经济学家现在太忙,这不危机了吗,大家都想从他们那抓根“救命的稻草”,所以你得提前预约。
另一个事例似乎也能佐证。
宋鸿兵,因为《货币战争》一书而名声大噪。当然,名气的提升直接带来的是身价的暴涨。
“宋先生现在出场费得10万。去年宋先生讲了100多场。你们如果在4月份,宋先生是没有时间的。”
电话那边,是记者好不容易才联系上的宋鸿兵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