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能不能结合?当然能。只不过,如果各自都坚持原教旨主义,当然就不能——一个是反抗的革命学说,一个是统治的秩序学说。针尖对麦芒。所以,放下僵化是传统思维,是必须的前提要求。
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后,就不能继续当革命了,骑在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而只要是治理,总是需要秩序的。它也得要变成一套秩序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毛时代,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然而当时并没有塑造出稳定的秩序来,反抗的理论造就统治的动荡,如文革。而在苏联,它成了一套斯大林主义的专政集权体系,实际还是东正教沙皇体系的延续。要维持统治,就得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先锋队理论,只不过,那些先锋队,出卖了人民的利益。没人挟制他们。
那么中国发展到现在,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也是需要传统思想回归的时候了,儒家思想也是要强调的,只不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保留和发扬它的秩序伦理方面,摈弃其维护封建世袭统治秩序方面,它得要顺应民主大趋势。事实上,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党核心领导体系,实际也是皇权体系的延续。只不过世袭转变为了贵族共和——很符合儒家三代禅让制度那套。只不过这肯定是不稳定的。
如何结合?
马克思主义要转变为符合当下社会结构适应的统治体系,就是承认市场经济的,去集权化的。这要去的是创造性地运用剩余价值论,将其解释为“资本代持论”,让资本家转变为社会代持者,由此实现市场经济的去国有的公有经济体制。在这个重要转变基础上,才能谈与儒家思想的具体的公开的结合问题。资本代持论是什么?参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4498271-1-1.html资本代持论。
在资本代持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结合道路就明朗了。即资本代持者,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有天然以为维护社会伦理体系的责任。这个伦理体系,就是儒家伦理体系,即社会需要这样一批精英士大夫集团。他们就是儒家伦理体系的“堡垒”,以他们为核心,实现对社会一般公众的道德和伦理规训。以此重建纲常。
那么这些代持者如何才能负起责任来呢?这得需要强制性的手段,即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制定“资本代持法‘,规定代持者的权利与义务,如果没有这样的表率,反而破坏社会伦常,查证属实,那么国家则有废止其资本代持地位的权力。而他的权力,地位以及荣誉就都将不复存在。
儒家体系不是套封建礼教体系么?是的,但不代表它不能改造。比如就当下来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体系,以及承担起了社会伦理体系维护者的角色,这类似于俄罗斯的东正教会。只不过它的体系,只能规训党员,以及成为党员的官僚体系,对社会公众并没有约束力。那么资本代持者才是有约束力的。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结合,难道不是废除民主搞世袭么?这就大错特错了。资本代持论的一个政治推论就是所谓资产者本身成了资本代持者,它也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者,消除了其资本主义属性。那么他们组的党,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主义政党,这样无论左右,都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多党政治就可以真正打开理论突破口。这样发展出来的是社会主义多党政治体系。这就是民主体系。
以上论述,集中到一点来说,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是需要各自发展一步的。这就实现了社会机会平等,劳动致富光荣,致富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社会主义模式。
微信公众号:eziv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