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8859 35
2005-09-22
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学生中有人把节约钱节约出来去买nike等高档物品,在微观经济学上该如何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呢?大家感兴趣的话来讨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22 18:52:00

应该是一种偏好问题吧,这也应该说是一种特殊偏好,用效用来分析,或许穿名牌,用名牌物品对其的效用或者满足度大于将大部分钱用于饮食或者获取知识的学习上所获得的满足或者效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些学生或许不是理性的,也就是在做出这样一中决策时,受到一定的社会攀比之风的影响,同时自己也存在一些这方面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2 20:18:00

单纯从经济学上来看的话首先就是楼上讲的效用问题,这应该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还有就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收入也增加了,维持生活已经不是问题,nike等高档物品其实是奢侈品,其收入弹性是大于一的,我想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2 21:47:00
一楼的小哥的说是效用问题我不反对,但是这些同学不应该说是不理性的。因为理性或者是不理性是相对消费者来说的,就像烟民,我们不能说他们吸烟是不理性的,相反,他们花钱买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2 22:32:00
我也认为是效用问题,即用省下来的钱买nike所得到的效用要大于把这些用来吃喝所得到的效用。既然我们讨论的是经济问题,那么前提假设就是学生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3 09:14:00

我补充几点:

1、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生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基本上都满足的情况下(当然这种需求是由父母的金钱满足),自然会去争取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而一些学生认为身着时髦装束、名牌物品是获得这两种需求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可以解释mankiwts说的用名牌物品效用大于其他。

2、相对收入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具有"示范效应"。这些著名品牌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买这个,这才是潮流,因此导致年轻人们省吃俭用买名牌。

3、学生对金钱的价值理解存在不理性。对有些学生来说几百块钱的成本仅代表给家里打个电话,磨磨家长的嘴皮子,所以学生的高消费也是符合学生的成本收益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