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02 9
2016-04-25
      前几天,科技部搞了个全民科学素质基准,漏洞百出,被各界狂批。如今教育部又钦定了权威期刊,美国的权威期刊是自然形成的,其论文要经过长期时间的检验,而在中国,即使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面的论文要么是人情稿,要么是大量抄袭,这方面的揭露已经很多了,像财贸经济这样的垃圾期刊,也成了权威期刊,真不知上面的豆腐块文章,能说清楚什么问题?更可笑的是,经济研究竟然成了统计学的权威期刊,真是让中国有良知的学人笑掉大牙。
     中国目前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编辑部的腐败,中国期刊的编辑,不是学术和品德高深的优秀学者,而是一帮官僚和商人,如今官方给了他们丹书铁券,这些期刊的主编和编辑,会比以前更加目中无人和狂妄,中国教育部的官僚作风,正在加速中国学术的毁灭,不信那就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26 09:10:09
还需要进一步看各个学校的动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6 09:57:19
教育部指定权威期刊其实意义不大,各个学校(尤其是一批比较牛逼的高校)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有自己认定的期刊级别和权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6 10:10:21
在关系稿泛滥的年代,应该更加应该看实际文章的水平,同样做计量,不说AER,就是国内的经济学季刊可以分析透彻到几十页,而那些关系稿怎么水也只能水出几页,把水拧干,可能一页就能写完,这就是外行人和内行人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6 10:34:02
编辑部的腐败,现在变得很隐蔽。很多期刊,特别是教育部提到到的这些权威,表面上不收版面费,但是会通过建立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举办讲座,参会会议的形式变相进行利益输送,各个学校拼命跟他们建立联系。当然稿子还是要过得去,要长,要above average, 不能一眼被识破。因此领导还得需要优秀的“枪手”,但换做“枪手”自己去投,中的概率就极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6 11:12: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