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堂就餐时联想到博弈论
去过学生食堂的人都知道,吃饭的人一多,桌子上的托盘和碗筷就会象摆地摊一样堆在桌子上,所以后面来吃饭的人根本找不到一张比较干净清爽的桌子,我好几次都觉得很懊恼。假如食客都可以自觉地将托盘连同碗筷一起端到回收处,桌子也不至于如此脏乱啊,而这个动作是很简单的,一个正常的人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完成,但是为什么就很少有人这么做呢?当然,我是几乎每次都自觉地去完成这个动作,这样也可以让后面来的人吃饭有位子,同时食堂看起来也很清爽,大家的饮食心情也就会好点。
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来寻找这个问题的原因,恐怕很容易找到,那就是很多人多过于自私,只顾自己的一时之方便和省力,毫不关心他人利益,是由于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但是,这种行动的负外部效应是很大的。从行为人角度来说,自己可以得到方便和省力,但是这项行动的结果却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使得别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那么这个损失该怎么补偿?而对这样的负外部效应行动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约束呢?我看可以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学上,对负外部性效应行动的约束机制一般都采用税收的手段。但是,在食堂对食客进行征税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认为除非进行纪律管制,强行要求食客自己处理托盘,否则其他措施很难奏效。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要求食客自行处理托盘呢?也许很多食客可能很难理解这样的纪律管制,其实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其原理却是非常普通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下。
首先我们看几个假定:
假定一:食客分为A和B两部分,分别作为博弈的双方。
假定二:食客博弈的利益动机为食堂的环境清洁指数,指数高表明食客处于一个环境优雅的环境中就餐。
假定三:食客彼此信息是不对称的。(类似于两个囚牢中的监禁犯)
我们看下面的模型:
| | 食客B |
| 拿走 | 不拿走 |
| 食客A | 拿走 | 100;100 | 80;80 |
| 不拿走 | 80;80 | 50;50 |
下面,我对这个模型进行解释:
第一种情况:
假定A选择拿走,如果B也选择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100,这个指数是一个很高的指数了,表明食堂环境达到了最佳状态。因为,这个时候食客都自觉地将托盘自行处理,食堂显得十分干净。
假定A选择拿走,如果B选择不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80,环境指数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B是选择不拿走的,因此B类食客留下的托盘影响了食堂的环境清洁程度,使得环境清洁指数开始下降。为什么这个时候A选择拿走的情况之下得到的也是80呢,因为A和B是在同样一个食堂就餐,也就是说它们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那么环境清洁指数自然也是一样的了。下面的分析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解释是相同的。
第二种情况:
假定A选择不拿走,如果B选择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80,环境指数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A是选择不拿走的,因为A类食客留下的托盘影响了食堂的环境清洁程度,使得环境清洁指数开始下降。
假定A选择不拿走,如果B也选择不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50,环境清洁指数达到了最低状态。因为这个时候,A和B都把托盘剩下搁在桌上,使得食堂看起来象摆地摊一样杂乱不堪,食堂的环境卫生达到了最差的状态。
第三种情况:
假定B选择拿走,如果A也选择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100,因为,这个时候食客都自觉地将托盘自行处理,食堂显得十分干净。
假定B选择拿走,如果A选择不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80,环境指数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A是选择不拿走的,因此A类食客留下的托盘影响了食堂的环境清洁程度,使得环境清洁指数开始下降。
第四种情况:
假定B选择不拿走,如果A选择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80,环境指数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B是选择不拿走的,因此B类食客留下的托盘影响了食堂的环境清洁程度,使得环境清洁指数开始下降。
假定B选择不拿走,如果A也选择不拿走,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环境清洁指数都是50,环境清洁指数达到了最低状态。因为这个时候,A和B都把托盘剩下搁在桌上,,食堂的环境卫生达到了最差的状态。
因此,通过上面的博弈分析,我们发现,当食客都选择拿走托盘的情况下,食堂卫生达到了最佳状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就餐当然是最舒服的,因此对食客来说是最有利的。在这个情况下,无论对方做出什么选择,只要自己选择拿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食客的所处的环境状态都会优于不拿走的情况下所处的环境状态,这样就达到了怕累托最优,因此,食客们做处拿走的选择对大家来说才是最有利的,所以请食客们以后都可以自觉拿走自己用过的托盘。
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只要食客的一方选择不拿走,那么另一方即使做出拿走的选择,整个食堂的清洁程度都不会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他们付出拿走的行动之后,享受到的环境清洁程度和那些没有拿走托盘的食客所享受的环境是一样的,这就使得拿走托盘这项行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拿托盘的人就显得多出来了,因为在这种体制下行动和报酬是不匹配的。换句话说谁都不想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作出牺牲。看来一个好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迫不及待的,这就要看食堂管理方面的行动了。
总之,我希望当很多人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拿走托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之后,我们学生食堂的环境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