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26 2
2009-05-16

本人认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经典理论架构在以下几个基本假设或事实之上。

 

1、在这个世界上有足够多的男人和女人。

2、每个女人(男人)都有其漂亮(帅)的一面。

3、一定存在某个人能发现她(他)的漂亮(帅)的一面。

 

下面对以上三条作一下简单的解释:

 

1、男人和女人的数量足够多是整个理论的最基本的前提。这个事实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男人和女人的总量不可太少。若总量太少的话则个体差异的作用会非常明显。假设同时五男五女的三个独立的国家(排除人口流动的影响),可能的情况有多种,有的会有多对夫妇,也可能十人均是单身。其二是男人或女人某一方的数量不能过少。在一个九男一女的团体里面,由于女性资源的稀缺性作用过度显现,会带来很多后果,比如男性们的审美观会因此扭曲,个性的眼光会因此磨蚀等等。总之,意思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论断不适用于小样本。

 

2、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就是说,没有人是完全一无是处的。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有着许多共同的属性,比如生理构造,语言能力,认知与学习能力等等,但是一般是寓于特殊之中的,每个人都又有其特别之处,不如歌手的声音、模特的身材、学者的思想等等。正是这些特别之处构成了人文社会的丰富多彩。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看似一无是处的人也都有着其闪光点,遗臭万年的林彪的军事才能在十大元帅中是数一数二的、二战的发起人希特勒的演说有着惊人的煽动力等等。正式这种特性为个体之间的多向选择打下了基础。

 

3、假设一定存在发现某个人闪光点的另一半。这个假设如同经济学的一般假设一样,是符合事实的。如非如此的话必定有好多人找不到喜欢自己的人,天下就要打乱了。这种发现与个人的闪光点一样,都是与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阅历等有关,比如大学生们普遍喜欢苗条纤细的女生,而农民青年们却偏向喜欢朴实健美的女性。

 

关于以上三个论点的展开:

 

1、当某个国家没有足够多的男人或女人的时候,人口问题会比较特殊。对于人口较少且又希望发展国力的国家来说,国家的鼓励性政策会对人口的增加起明显的作用,比如汉唐时代繁荣时期人口的增加。对于人口较少且人民生育愿望偏低的国家(比如北欧的一些国家)来说,鼓励生育的政策效果不太明显。当然关于这个,人口理论会有更多和详细的论述,这里知识简陋的说一下。

在男女比例很不均衡的小区域内,特殊现象发生的也较多。比如在男女比例过高的大学中,会造成男女生价值的偏离以及审美观念的落差等等,另外,同性恋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新的社会问题。

 

2、没有人是完全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人是完全优秀的。东施虽丑却有效颦之量,西施虽美却无母国之德。所以,不要随随便便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你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所做的任何论断都是没有意义的。漂亮的女生大家都喜欢,但不漂亮的女生基本也都能找到如意郎君,因为漂亮与否只是一个方面,脸蛋不漂亮可以有完美的身材,身材不好可以拥有美丽的心灵,心灵不美的也可以凭才华取胜。总之,要全面去看待一个人,不要让自己陷入狭隘。

 

3、仅仅有供给还不行,得有需求。诸葛有才尚得刘备识金,西施虽美也须范蠡赏识。尤其对于总体不够优秀却又不乏闪光点的同学来说,这个善于发现优点的另一半是弥足珍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6 19:03: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7 14:26:00

西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0 00:49:00
以下是引用yinjisheng在2009-5-17 14:26:00的发言:

西施......

西施应该是和斑竹您的头像差不多吧...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