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42 9
2009-05-22

        向各位才子佳人求解若干问题

  1.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用人的需求欲望和可量化的生产比较,主观和客观如何衡量?

  2.大家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马克思给出了生产关系的论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如果这样的话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哪个更适应呢?反过来说,现在我国的生产力只有和社会主义匹配的唯一出路,或者说是因为马克思对两者关系的看法具有时代局限性?

  3.关于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会产生剩余,而流通中只是分割剩余。比如说在粮食的流通中我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出现多级销售商,一个是够来自己用(大型企业给员工提供食宿的情况),如果第一级销售商和大型企业收购价格相等的话,这个时候前者还在继续分割剩余,后者却没有,这样是否说明前者的剩余价值比后者实现的彻底,或者说剩余价值的客观量化要以人的主观思想来认定?

    本人才接触政经,有问题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22 18:19:00
 大家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说,或者本身我的问题有什么错误都可以指出,现在财力有限没办法悬赏答案,多多包涵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2 22:48:00
以下是引用wz_829475在2009-5-22 10:23:00的发言:

        向各位才子佳人求解若干问题

  1.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用人的需求欲望和可量化的生产比较,主观和客观如何衡量?

其实这个所谓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完全是御用文人们杜撰出来的,所以你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个提法的问题,这个需求怎么量化,怎么比较。

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其实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并非需求和生产力的矛盾。

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却不需要量化,不需要比较,当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适应,如果社会不改革,就会出现革命去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这里我们其实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改革,一个是革命,我更希望通过社会自主的改革实现)。如果我们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现有的生产力,那么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甚至出现倒退。我们改革开放之前的教训,其实就是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缘故,生产力没到那个份上就不能搞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必须要从资本主义过的,跳过去了,不行。

  2.大家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马克思给出了生产关系的论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如果这样的话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哪个更适应呢?反过来说,现在我国的生产力只有和社会主义匹配的唯一出路,或者说是因为马克思对两者关系的看法具有时代局限性?

实现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就会过度到社会主义。我们不可能跳过资本主义直接到达社会主义,马克思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断很准确很伟大,我们应该遵守这个规则。

但是搞资本主义,不是代表就鼓励剥削,我们要建立起一个规范的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度做准备。这里的规范,我自己理解要做到两点,其一经济民主,就是让市场调节经济活动,让市场里的每个人都用货币这个选票来选择最合适社会发展的经济行为;其二是政治民主,让所有利益相关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3.关于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会产生剩余,而流通中只是分割剩余。比如说在粮食的流通中我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出现多级销售商,一个是够来自己用(大型企业给员工提供食宿的情况),如果第一级销售商和大型企业收购价格相等的话,这个时候前者还在继续分割剩余,后者却没有,这样是否说明前者的剩余价值比后者实现的彻底,或者说剩余价值的客观量化要以人的主观思想来认定?

马克思把生产领域抽象化了,把流通领域也抽象化了,他的生产其实可以理解为包括我们现在的物流,市场调查,出售等等环节,他的流通可以理解为市场交易的瞬间。很多人理解生产,就认为是在工厂里生产,但是我认为,之前的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后期的市场,物流,直至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的所有步骤都属于生产领域,这个生产是个广义的生产。

    本人才接触政经,有问题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我也才接触啊,你问的问题都很有意思,我是以我的理解解释的,如果为了考试,就不要受我的东西影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2 22:48: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00:22:00

               谢谢楼上的解答,其实这些问题在我自己看来也可能有些过份追求文字表面了吧,不过既然是新时代的人就应该有新视角来诠释这样问题吧,但是还是从那些年代的著作看起,总是会让人产生各种疑问,而且老师的讲解也总为了让我们了解书上的涵义,可是我觉得这些反而更容易带来更多因为时代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

              PS :其实很愿意看到大家不同的见解,有什么说什么就最好了,我觉得现行考试很多题目都太古板,只能按对书本的理解来答,自己好多观点都无法表达出来,太压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11:31:00

自然界中有些东西是可以量化的,但有些东西却无法量化.比如说生命意志就无法量化.两千多年前,人类先哲李耳就已经知道用"欲"的有无来区别生命与非生命.换言之,研究生命与非生命这两个领域就应该分别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对非生命领域,我们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是有效的;而对于生命领域,我们运用质化分析工具是有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13:04:00

      如楼上正解,那一个不可量化的和可量化的本身就没有并列的意义了。            

     我对哲学了解不深,但我总觉得这些文字的唯一作用就是掩饰,用文字将其修饰然后传播,或许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吧,从来不存在什么真理。

      如同我对我的问题的理解:1.人的欲望膨胀速度应该不会比生产力发展来的慢吧,这个矛盾真的很难克服,我感觉它不是特有矛盾反而太宽泛。

                                                2.社会主义制度至少现在还都是想象中的美好,我也无法明了共产主义的建立是否需要人们四大皆空。中国现在的情况很明确,国企是垄断,私企也走的是资本主义路线,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剩余来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国企获得大量利润剩余,私企也是从而使税收增加,这些都使得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得以大量潜移默化的存在在人们的脑海中,不知道是曲线救国或是共荣共存,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老马的理论值得学习的该是他的思维辩证方法,而不是他给出的定义或者分析,但是现在的主流为何总是研究老马所处的时代或者他建立这套东西的动机。一如我认为的,经济学没有真理,只有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