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guw 发表于 2016-5-27 19:43 康德的彼岸世界会意于此。道的体,指示我岸,非彼岸。 所谓不可识,指示行动和道的统一。我们前面已经 ...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19:24 《资本论》即《现代道德经》,这其实是《保卫资本论》的工作主旨。
ruiew 发表于 2016-5-27 19:52 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中还有无, 相生相克,极之内为生,极之外为克, 小磊子,你要懂得:无可有可无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19:55 止水明镜,人来人现,物来物现。不来不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小小磊子 发表于 2016-5-27 19:59 我倒觉得道德经的道,就是指易经,嘻嘻!
小小磊子 发表于 2016-5-27 20:01 你自己玩儿自己去吧!嘻嘻!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02 莫云禅人痴,觅心复是谁?好一个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这是宇宙本体了。看来道体,与之有一个争锋了。 ...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06 易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确实是大修为。但是,禅宗的这个境界非道所为。道讲求不拘一格,无拘无束。小大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0:20 不识得此寂然不动之心,处处挂碍。何能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禅宗明心见性,亦是见此心。见性后,方能无执 ...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24 我体会此心重要!但明心见性,是时时动态的,讲求寂然不动,是固执了些。 本体论,把其知识论化,错讹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0:32 寂然不动,理。感而遂通,事。不是要固执在寂然不动上,如枯木桩。止水明镜,正因其不动,方能有形斯映。 ...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36 理之为本,在实践中容易偏执和教条主义。 西方理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文明规划,也若小磊子君所说,陷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0:39 仁兄的隔膜,正是在动中不见其不动,在不动中死执其不动。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43 若周易是动中见其不动,则周易之重心在“周”。但周易的重心始终是“易”。 易是非恒道之可道之道。这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0:49 仁兄始终跳不开二元之论,阴阳、大小、明暗。而不识其非阴阳、非大小、非明暗,即阴阳、即大小、即大小, ...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0:53 若无阴阳,生之何来。二元是认识论范畴。一元论的要旨是可知论。对一元的把握,在于行动和道的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0:59 若真正道体,尚且无一元,何来阴阳。多知多解,去道转远,息心息虑,无处不通。
zhuosn 发表于 2016-5-27 21:03 http://t.cn/R52qRZe 只看评论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1:02 道的解释学,把“一元”视为最高之理之本。理学,佛学唯识宗,可能都走这个路子。 但《道德经》之捍卫 ...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1:07 “一元”亦是言说终级。识得道,一元亦无。不识道,说一元是以一元,说二元是以二元。终不能一二圆融。只 ...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1:09 所以说劳动,并非一定要给它下定义,那是妄见。
圆觉99 发表于 2016-5-27 21:15 哎,看来仁兄亦只是见劳动。劳动者,非劳动,是名劳动。
xuguw 发表于 2016-5-27 21:18 劳动之为道,在劳动过程。劳动之为“见”,所谓的名,在各个历史时代的劳动形态,如商品经济形态社会中的 ...
zhangbaoqian 发表于 2016-5-27 14:5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是真理的微妙,老子此话的用意是告诉大家他得道后的感觉,而不是说道之玄,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