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jy 发表于 2016-7-25 12:16 
这本“好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道不同不相为谋耶!
这是国学版本和中国化版本的《资本论》。
和“计量版《资本论》”“国际版《资本论》”恰成对照吧

邱海平:《资本论》为什么遭那么多人反感?
对《资本论》冷淡或者反感的不同种类:
第一种,从理论上根本不认为《资本论》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第二种,普通的学生或大众。这些人们,多半只学习了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结论,那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于这些人们来说,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现在搞市场经济,虽然号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都表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马克思主义与这一基本事实相矛盾,那当然是要去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了。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当然还有一些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什么马克思主义不马克思主义,压根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他们关心的,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也许再无其它。
理论形式上的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在大学如此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没有数学化,并且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这种理论形式上的差别是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在开始的时候更愿意学习西方经济学而不愿意学习《资本论》的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形式化的科学,具有自己严密的逻辑和推理程式。马克思也说过,任何一门科学,只有用数学表达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在我国,多多少少还存在一种科学崇拜的现象。任何东西,只要贴上了科学的标签,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尊敬甚至崇拜。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凡是不能数学化的东西,根本就不配叫做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样的概念本来就是不成立的。虽然持这样极端的观点的人只是少数,但是,崇拜科学形式的心理却是普遍的。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角度来说,只有数学化了的东西才有“标准答案”,才好背,才好应对考试。当然,理论形式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我想,即使把《资本论》数学化,也未见得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人对《资本论》的态度。把数学引入《资本论》的理论阐释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追求数学化本身为目标,弄不好,反而把《资本论》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性和辩证性给歪曲了。现在国内有些人正在做这个事儿,虽然我不反这样做,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资本论》研究发展的根本方向。

《资本论》可深奥,可简约!
《资本论》就本质来说,是史书。是深奥的。采用历史和数理结合的方式,确实可以使之在理解上更简单。
我们的任务——《保卫资本论》的任务,就是建立“整全的经济学研究”,从深奥到简约!
同时,《保卫资本论》不排斥通俗作品
其说明了什么呢!!
必须寻求《资本论》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21世纪资本论》仍然难以符合中国道路的理论要求,我们需要中国当代的《资本论》,即中国化的《资本论》,这就是《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的横空出世!!
本书可作为《资本论》之提高读本。本书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写就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专业书,对中国经济学的工作要旨进行阐明,围绕马克思以后的时代发展逻辑,并全面梳理人类史前时期的发展逻辑,实质内容在于总结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成就,阐明中国历史语境中的商品批判逻辑和资本批判逻辑。本书适用于各类经济理论专业研究人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爱好者、致力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以及各经济专业、历史专业的大学生、《资本论》阅读者和爱好者。

一言以蔽之,《保卫资本论》提出“国学版《资本论》”“中国版《资本论》”的意义在于,《保卫资本论》是《资本论》的中国本土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