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降一升”阐述在全球经济爬坡,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所谓“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企业利润下降、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以及潜在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逐步上升。面对经济下行的突出问题,中国经济很难出现‘V型’或‘U型’翻转,而应当是一个‘L型’的新常态,当经济体量达到了如今的基数,如同行车,负荷重了,为了保证安全,就应减速换档。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换挡阶段。所谓经济新常态,就如同在经济爬坡阶段,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速度从五档降到四档。中国经济从规模速度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益提高的集约式增长,而发展规律则表现在这种转变必然发生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经济增长回落与我国面临的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相关,那么经济下行压力源头何在?
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严重
目前,我国80后人口总数为两亿两千八百万,90后人口共有一亿七千四百万,00后人口则进一步下降至一亿两千六百万。00后人口比80后人口整整少了1亿人。从劳动力人口角度出发,中国16岁到59岁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正在急剧下降,2013年劳动力人口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11万,2015 年减少487万。从2013年-2015年,过去三年中国减少了1000万劳动力。”劳动力人口的急剧下降在经济上的反应,则导致中国劳动力 成本上升。6年前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是1690元,到2015年农民工资则增长至3027元。但劳动力报酬上涨并没有在短期促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升而带来财富增长,而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数量减少而造成人力成本上升将直接形成企业成本压力。在人口红利消失同时,老龄化进程在迅速推进。中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1.3亿,60岁以上人口2.2亿。在还未跨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下,已经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2050年,中国按照当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计算,可能会约有1/3的老年人,未来是否会如同日本,看到“商场里老年人尿布比婴幼儿尿布还多“
进出口贸易飘绿
2015年,政府工作前定进出口目标6%。实际下降-7%。主要反映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所有大品类的全线飘绿负增长,诸如,纺织,服装,玩具等。2013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率为22%。2014年降为0.2%,到2015年这一数值变为负值。主要原因在于利用人口优势生产低成本商品来占据世界市场的贸易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中国。越南,柬埔寨等后发国正用中国已经走过的方式拉动经济,如今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当于中国的二分之一,柬埔寨普通工人工资在 600元左右,埃塞俄比亚300元左右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转移大势所趋,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政策成本的压力下,开始海外投资之路,诸如本土红豆集团,福耀玻璃等。
经济动力调整,创新是否能够跟上步伐?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三个方面,但当下的三个投入换来了三个现实问题:产能过剩,环境承载力超负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代大败退。国家政策在十三五时点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就类比互联网行业站在时代风口,乘时代之风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发挥决定性一极。创新可以以摧毁性的优势促进产业革命,生活形态。如同数码相机产业当年无情摧残百年柯达,液晶显示成像技术势必淘汰成像管一样。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极上有很多如同联想一样,以本土市场为战略阵地,通过贸易取得商业成功,缺乏核心技术的公司企业取得了可谓成功的发展,但在全球产业迁移,各国宽松政策拉动本国疲软需求的大环境和政策背景下,只能选择如华为这样以技术,研发,自主这样的公司成就霸主姿态,创造未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