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553 8
2009-06-02

管理的未来是什么?

企业管理的未来

武林中的顶尖剑士,没有一位是靠一两手绝招就能打破天下无敌手的,真正的高手都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此时“无招胜有招”。

古语言,大道无形,说明至高无尚的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现又说,无为而治,不用统治者多费心,让人们自主而为。

那么企业管理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其未来又是什么呢?

企业管理的未来是消除管理,真正让员工无为而治。


现代企业管理的基因

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与流程是建立在少数核心规则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原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标准化、专业化、等级制、目标认同、规划和控制,以及影响到人们行为的奖励等。

1.      标准化是通过投入、产出和工作方法的标准化使变异最小化,其目标是提高规模的经济效应、生产效率、可靠性和质量;

2.      专业化是指任务和功能的专业化,将类似活动在模块化的组织单元中集合,其目标是减少复杂程度,加速学习;

3.      目标认同是通过一层层的子目标分解及支持性的考核指标的建立来明确各方努力的方向,其目标是确保个体努力与从上到下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4.      等级制是通过有限的控制跨度建立权力的金字塔,其目标是在较广泛的经营管理范围内维持控制;

5.      规划和控制是指预测需求、预算资源、安排任务进度,然后记录并矫正与计划的差异,其目标是实现经营管理过程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与计划保持一致;

6.      奖励是给予实现计划中的预期成果的个体或团体以经济奖励,其目标是激发员工努力,确保与计划和标准保持一致。

这些核心规则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如何使大规模组织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最大化。

成功的企业都在践行着这些规划,其他企业几乎都在追逐着以上几个或全部的管理规则。


企业管理规则的危害

如果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创造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充分人性化的组织,那么这些现代企业管理的规则就显得不够充分了,甚至是有害的。专业化有它的优点,但它偏向于限制有助于突破性创意产生的跨边界学习,它也可能导致狭隘主义和激烈的势力斗争。如果不加以控制,更高程度的标准化可能演变成不健康的一致性倾向,任何新奇古怪的念头都会被认为是对标准化操作程度的危险的背离。过于强调认同和目标的一致性会阻碍对“领域之外”机会的追求和对新战略选择的搜索。翔实的计划和控制程度会麻痹管理者;相信经营环境比它本来的要稳定,会降低对那些没有先例的非连续性的敏感性。还有奖励,简单地相信金钱奖励效应,会使管理者无法看到意愿和热情作为激发个体努力机制的力量。

这些管理规则还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这些规则表面上的目标是派遣操作效率的提升,但实际上它们是要满足于更符合管理者心意的目标:可预测性。

现代管理是在不断追求对无序事物秩序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秩序化首先用于偏离标准的无序的员工。通过标准、控制、计划、程序实现的秩序化,使管理者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它帮助基层管理人员识别和矫正管理中所发生的偏差,它使企业高管能够预测并坚持预定目标,它减少了中层管理人员被其上级发现问题的机会。也就是说,它使企业各层次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对控制的解释。

如果企业管理继续僵化下去,其结局只能是全世界的企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没有竞争,没有创新,没有效率。


企业管理的未来是一定是不断地创新,直至消除管理

企业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人类生活的越来越不规律,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从而需求个性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独特的产品才能产生独特的收益。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包括产品技术、服务方式、商业模式等的创新,更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就如谷歌,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超越IT巨头体贴入微软,其根源在于谷歌创新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所以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的条条框框,需要对企业管理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持续获得企业生命力,以应对当今更复杂的商业环境。

正如经济学家成思危所说:“企业只有一时的成功,没有永久的成功。成绩只属于过去,未来总是充满挑战。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坚持创新,那不仅难以发展,甚至生存都是问题。

就如“iPod”产品,我们虽然可以想象一个高度有序的产品开发过程可以生产出“iPod二代”—苹果“iPod”产品的延续,但是一个严格的机械化的流程是无法孵化出“iPod”产品本身的。现在的商业环境,秩序化是无法带来出众的绩效的。

所以我们需求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其终极目标是全面消除管理。真正实现员工无为而治,每个员工都象动车组的每节车厢一样,都有发动机,可以自动自发,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重目标。


虽然我们知道管理的未来是消除管理,但对于国内一些还处于管理原始状态的企业,则不能因而放弃管理,就象武林高手,想要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忘掉招式,必然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武功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进入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处。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还是老老实实地先提升管理水平吧!


有感于加里﹒哈默等《管理大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 20:11:00
   中国的管理任重而道远,未来在何方?只能注重脚下。人说中国管理还处在泰勒年代,一点不错!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没达到泰勒科学管理的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0:21:00

如果“管理的未来是消除管理”的目标能够实现,所借助的力量一定不是管理本身,需要外力,社会条件要允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0:49:00
管理的未来并不是消除管理,而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是一种制度,法制,道德的管理,对人的一种合理的约束以达到社会的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0:58:00
又是谈CONTROL和FLEXIBILITY, 其实明恣博格的二者混合的模式更符合实际,如果全凭创新,你怎么知道你的企业表现如何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3:46:00

    我觉得管理本身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并不是目的。我们之所以管理企业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高效的运作,使得企业内部的流通更加顺利。

   如果,我是说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企业是一个虚拟化的存在,也就是企业内部的人员大家并不互相见面,他们都只是存在于网络中,管理也必须跟着虚拟化,到那时,我想我们管理关注的重点将不是之直接的面对人与人或者是人与事,而是事与事直接,也就是说的那时,信息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的实现了有效的流通,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一切都是通过一个网络来实现,而我们企业需要的的就是网络另一端所提供的,这时是一个一对多的联系,通俗来说,我们并不知道是哪个企业需要什么,但是我们确实是知道有某一个企业有这样的需要,这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背叛或者说其他一切不好的事情的出现,而企业也并不知道是谁在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这时就有效的防止了不公平的出现或者说暗箱操作的出现,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能者多劳,工作是一件非常自由和机动的事,他并不需要一直重复一些非常机械与乏味的事,因为一旦当他厌倦时,他先向企业发出有辞职意向的信息,而此时企业也同时向外界发出聘用信息,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而且有效。。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需要长期性的,到那时很多都是一次性的合作,这样一切都会朝最佳的状态迈进。。。其实那时的管理相对简单的多,也不需要什人际关系,不需要什么科学的管理理论,他需要的是一双慧眼。。。识材,辩材。。用材


gongwng  金钱 +20  动了脑筋啊!加油! 2009-6-3 8:45: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