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4 0
2009-06-17
随着5月各项经济数据逐步公布,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似乎逐步明朗。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6月11日表示,“目前经济回暖的态势已经基本得到确认。”从近期的经济形势走势来看,证明积极的[url=]财政政策[/url]和宽松的[url=]货币[/url]政策实际上取得了成效。  “实际上,从这几个月[url=]信贷[/url]投放来看,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超过市场的[url=]预期[/url],4、5月份的信贷增量虽然相对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速其实超过了一季度的情况。”连平说。
  连平认为,下半年信贷依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4月份银行信贷余额的存贷比为约66%,增量存贷比约为57%,到了5月份,他预计余额存贷比可能略增到67%,增量存贷比略增到60%,但这两个指标仍都低于70%,这表明,银行在存贷比指标上仍有充足的空间进行信贷投放。
  并且信贷结构将进一步调整,未来票据融资的占比会进一步降低,5月份估计票据占比为10%左右,也不排除未来几个月票据有负增长的可能性。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一般性贷款的增长,从而推动实体经济信贷的投放。
  因此,连平认为今年经济将呈现“V“型走势,对于明年经济是否会因为四万亿投资缺乏后续动力而经济陷入“W”型困局,连平谨慎分析说,一般来说一季度的[url=]经济增长[/url]往往较快,同时今年大量的固定投资往往带有惯性,因此明年年初经济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url=]CPI[/url]的负增长,以及强烈的通胀预期,是近期市场的焦点。但是,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经济回升态势基本确立,流动性宽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物价水平为何没有出现增长?未来物价将如何走势?
  连平表示,物价相对于[url=]货币供应[/url]、经济增长态势它反应的较为滞后,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要滞后至少三个季度,因此短期内不会明显反映出来。
  但从[url=]资本[/url]市场最近的大发展来看,这种上涨趋势已经开始。货币供应量增大、通胀压力首先反映在[url=]资产[/url]价格的膨胀,如近期股市、楼市上涨。
  而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刚刚开始上涨,未来将进一步传导到国内的物价水平,这种种因素将给未来一段时间的物价水平带来压力。
  “上半年物价负增长已成定局,预计CPI、PPI‘双负’态势在近期仍将延续,不过,下半年后,物价会逐步开始上涨,预计未来国内CPI、PPI降幅将不断收窄,在四季度可能摘掉‘双负’的帽子。”连平说。
  也正是基于此判断,连平认为,在四季度以前,[url=]货币政策[/url]的基调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原因是经济走势虽然出现回升态势,但这仅仅是刚刚开始,物价的复苏也不太稳定,因此不宜推行货币[url=]紧缩[/url]政策。
  不过,他认为,也没有理由采取更为扩张的货币政策,比如降低[url=]利息[/url]、准备金率,这些将会加剧目前的流动性宽裕状态。而央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以净投放或者净回笼等方式进行微调,这在[url=]技术[/url]上已经非常娴熟。
  “但如果四季度以后通胀的压力加大,不排除货币政策会转向偏紧。”连平说,近期全球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加上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流动性的充裕等都使物价回升的动力在逐渐增强,从而强化人们对未来[url=]通货[/url]膨胀的预期。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要有前瞻性,“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是很需要斟酌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何青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