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5 1
2009-06-22
方言  
发布时间:2009-06-22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保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提振了信心、抑制了经济下滑,尤其是对促进消费需求可持续增长,活跃商品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发挥了积极效应。
  一、家电下乡政策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
    2007年12月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率先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开始试点。2008年12月份,试点范围扩大到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14个省市。从今年2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到全国,同时,下乡的品种也有所增加,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从政策实施的效果看,家电下乡活跃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家电工业生产,农民得到了实惠,企业得到了商机,带动农村消费近300多亿元之多。
  一是活跃了农村市场。家电下乡不仅带动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销售,也相应活跃了广大农村市场。一季度,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快于城市 2.9个百分点,贡献率由2008年一季度的30.3%提高到36.1%,农村零售额增速快于城市,且贡献率提高之大,是近13年来少有的。
  二是直接拉动了农村家电消费。家电下乡范围的扩大和品种的增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家电销售。2009年国家计划家电下乡补贴150亿元,初步测算全年可拉动销售额1000多亿元,按季度平摊,一季度约250多亿元,拉动零售额增长约1个百分点;另据河南的快速调研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增长约1个百分点:青岛市的“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工程”拉动全市零售额增幅提高2.3个百分点。对于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农村市场,家电下乡是实实在在普惠于民的好政策。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直接或间接推动的农村家电市场容量高达千亿元。这直接推动了国内家电企业销量的增长,弥补了出口市场订单减少的负面影响。
  二、新的汽车消费政策,推动了汽车销售
    在城市,出台了取消养路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降低了居民购车、用车成本,加之价格的下降和厂家的促销,刺激了部分持币待购者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汽车市场销售低迷状况,城市汽车市场大幅度回暖迹象明显。
  在农村,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将可获车价10%的经济补贴,最高补贴5000元。国务院做出的这些重要决策,既是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农村汽车消费,活跃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统计,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汽车零售额连续3个月攀升,一季度汽车零售额实现2306亿元,同比增长11.1%。分月看,增速由1月份的4.3%,2月份的15.5%,提高到3月份的17.5%;扭转了2008年11、12两个月汽车消费连续负增长的局面。因汽车类增长而带动的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尽管负增长0.8%,但扣除价格下跌因素,实物量呈正增长。
  汽车市场的回暖直接带动了生产的回升。全国规模以上汽车产量由负转正,大幅回暖。汽车产量同比增速由1月份的负增长18.9%,2月份的负增长1.7%,回升到3月份的正增长10.8%。其中2月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8055辆,3月份达10655辆,结束了自2008年7月以来月产销连续低于8055辆的低位徘徊局面,汽车市场回暖,库存压力得到释放,并创下了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另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一季度汽车累计销售217.3万辆,同比增长18.9%。中国汽车市场连续3个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销售大国。
  农村汽车政策措施也加快了小汽车和农用汽车的销售,减缓了汽车产销的大幅下滑。
  三、大范围、多形式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见成效
    一是去年底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如东莞、广州、杭州、成都、新疆、南京等地相继派发补贴购物券、旅游券等消费“红包”,受到居民欢迎,带动了即期消费,作为政府转移支付和再分配的特殊手段,消费券在短期内较快提振了消费信心,及时全部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起到一定作用。
  二是国家加大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补贴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社保待遇等措施,提高了这一群体的购买力。
  三是政府投资2800亿元进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减少住房困难群体消费的后顾之忧。这一措施较好地稳定了房地产市场,对促进居民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四、保出口增长的政策对出口起到积极作用
    一是出口退税政策。自2008年11月起,国家连续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9年前2个月,全国实际办理出口退税额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8%。企业反映,出口退税率的上调,虽然也会被外商分享一部分利益,但出口产品的报价相对周边国家更具竞争力,从而保住客户,保住国际市场份额。
  二是关税及加工贸易政策。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对于钢铁、化肥、粮食出口企业来说是减轻了税负: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改“空转”,减轻了企业资金占用,加快了资金周转。
  三是货币信贷政策。2008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五次下调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7.47%下调到目前的5.31%,降幅为28.9%,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了企业盈利预期。近期国务院决定大力推动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贸易融资业务,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2009年第5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2 11:34:31
面对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增长外部拉力已见乏力,一段时间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并无预期的力量效果,扩大内需是一时的替代突减外部拉力部分,但这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众多的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是以外部市场的标准制造的,猛然间,你要让国内的老百姓区消费那些出口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外,传统文化的消费理念一时是很难转变的。消费的对经济拉动力在国内目前还有待政策和多方面的刺激作用。出口市场仍然非常重要,但格局应有所转变,贸易政策应该及时调整。这些都只是一阶段的任务,以消耗危机留下经济滞缓压力,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这就要求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等仅仅调整,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经济已近又一个关口,之前留下的三资企业,经济开发区都是要重新再权衡了,又一轮的改革似乎静悄悄的走近,这对中国经济是一个挑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