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94 0
2016-08-29

3712.高端核聚变要有“氦4”的参与

2016.8.29

分析原子结构,有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氢、氦同位素的五种形态。任何相对高端化学元素都来自这五种形态的进一步聚变,不过能够参与进一步聚变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种形态:“氘”、“氚”、“氦4”结构,因为“氕”形态不耐高温,摄氏570度就会再次裂变为偏电荷光子,“氦3”形态的燃点我不清楚,估计不会很高,所以相对高端化学元素有中子递增现象,至少也是质子、中子相等。而“氦3”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构成,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中子的身影,也就是找不到“搭档”,只能与“氚”结构配对才能形成相对高端化学元素,而两个质子结构很可能不耐高温,聚变以前就发生裂变,所以我没有把它纳入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是否如此,就看“氦3”能否通过高温试验。如果也耐高温,原子的内部结构就相对复杂了,很可能出现“氦3”、“氚”结构。

太阳表面核聚变主要来自两个因素:第一,正负电荷的聚变,产生三种光子,偏正电荷光子略有结余,电中性光子不参与核聚变,全部多余,同时产生正反氢、氦元素的五种同位素,偏正电荷元素与太阳物质性质不同,受到排斥,与略有结余的偏正电荷光子、电中性光子转化为宇宙射线,偏负电荷(反物质)“氕”、“氦3”元素再次裂变为偏电荷光子;第二,银核宇宙射线的冲击,反物质“氕”、“氦3”元素裂变为正负偏电荷光子,“氘”、“氚”、“氦4”元素直接参与进一步的核聚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相对高端核聚变至少要有三种化学成分“氘”、“氚”、“氦4”的参与,人类只用“氘”、“氚”两种化学元素很难产生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阿尔法射线的存在、所有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层核外电子同一为两个,说明“氦4”结构在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所以,人类的核聚变实验至今没有成功。

另外,人类进行聚变实验的目的是获取能源,正负电荷的聚变可以直接实现,而偏电荷光子的进一步聚变是吸热反应,可以使核聚变停止,地球大气热层以下平流层的超低温、星球内部冷热对偶层次的形成无不与此有关。

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偏电荷光子形态。偏电荷光子的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而偏电荷光子只能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和化学元素的裂变,不会无中生有。

现代物理关于星球表面和内部热能形成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关于热能形成的一般理论也是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所以,热核聚变试验至今没有成功,很可能成为无效劳动和投入,建议立刻停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