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62 1
2016-09-18

3722.质疑“氦3”核聚变

2016.9.18

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我对“氦3”的稳定性产生了疑问:一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的结合存在不稳定现象,一个中子与两个质子的结合会稳定吗?加上阿尔法射线中没有“氦3”的身影,我基本上排除了“氦3”在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内部结构中存在的可能。

问题是“氚”元素的衰变可能产生“氦3”,并导致化学元素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会发生吗?文献中未见记载,我也质疑这种可能,因为相对高端化学元素有中子递增现象,而不是递减。有一种可能可以避免原子内部结构中子递减现象发生:“氚”结构中“多余”中子的持续裂变!也只有这种可能,可以形成相对持久的电子流,符合贝塔射线的辐射情况。

网上搜索贝塔射线,可以发现贝塔射线有正负两种电子流,一方面可以证明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一方面可以证明中子持续裂变为电子的可能,问题是贝塔射线是否正负电子流并存?

核辐射通常伴有热能的释放,也就是偏电荷光子的产生,这是光子裂变,不排除中子裂变过程电子裂变与光子裂变并存,或相继的可能。

根据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能量不难凭空产生,质量、能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也就是转化极限。所以,少量“氦3”可以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纯属幻想!所谓“聚变能”,也是幻想,因为能量是物质的,不能凭空产生。

“氦3”的原子量为3,最多可以裂变为1836——1837个正负偏电荷光子,聚变为其他化学元素可以释放的能量通过质量差可以计算,计算公式是每个质子最多可以释放612个偏电荷光子,每个中子最多可以释放613个偏电荷光子,自己消失。

我不知道“氦3”的燃点,相信不会很高,因为质子的燃点很低,在摄氏570度左右,化合物的燃点更低。所以,网上的许多传言不可信,3个“氦3”可以聚变出“碳”原子、4个“氦3”可以聚变出“氧”原子更是荒谬,原子量都不够,如何聚变?

科幻小说可以胡编乱造,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反物质炸弹已经不着边际,“氦3”聚变更是荒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8 05:55:04
你要看军事论坛,哪里的文章每一篇都把美国人吓得魂不附体,大汗淋淋。支持楼主“科学”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