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87 0
2012-02-24

2790.化学法核聚变

2012.2.23

过去,我们把化学元素看作铁板一块,认为不可复制、难以改变。否则,也不称其为元素了。可是,化学元素核外电子分布的规律性说明即便是化学元素其内部构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核裂变、核聚变的存在更说明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可能是由其他化学元素组成的,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和形成的原因,裂变、聚变的规律性,应该成为现代物理化学的重要内容。

无论化学元素多么复杂,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的数量决定化学元素的性质,中子的数量决定同位素的多寡,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而质子与中子的差别是如此之小,前者有核外电子分布,后者呈电中性,在自然环境中可以相互转化,在元素内部却扮演着形影不离的角色:一个质子最多可以与两个中子结合;而一个中子也最多与两个质子结合。于是我们有了氢同位素氕、氘、氚和氦同位素氦3、氦4。阿尔法射线的存在与核外电子分布的规律性有理由让我们认定氦核的存在、氦4架构的稳定性与核心地位,氢、氦以外的所有化学元素都可能由氢、氦元素组成。至于内部结构和裂变、聚变的条件和规律性,有待深入研究。

在化学元素内部,质子与中子总是相伴而存在,通过共用质子和中子而相互连接,通过其规律性分析和每个化学元素图谱的建立,我们会逐步掌握核裂变、核聚变的规律。同时,把化学引向深入,深入到元素的形成与改变。

利用质子与中子的亲和力,我们是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而高温可以使核外电子暂时消失,核裂变可以提供大量自由中子,为化学法生产和改造化学元素提供了可能。

如果化学法核裂变、核聚变能够实现,生物核裂变、核聚变的研究就会提上日程,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再进一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